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13,(37):16-16
数据显示,1929年以来.三次经济危机之后,美国超级富豪财富的增长远超其他99%的美国人。大萧条期间,超级富豪们(1%最富有美国人)收入下降超过50%,  相似文献   

2.
王茜  孙文婷  王妍 《魅力中国》2010,(6X):255-255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自由市场的全球扩张,致使全球经济"无处不寒冬"。马克思早已深刻论析并惊人预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本质及其周期性必然的历史存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说越来越紧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我们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深思。如何改进这些弊端并采取措施走出危机也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中国私立学校的研究和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发明也走在世界前列,21世纪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三分之一为美国人.这些惊人成就的取得,除了美国富有创造性的人文精神外,应该归功于美国的高等教育.而对这些发明贡献最大则是美国私立的大学院校,美国的名校中90%都是私立大学.反观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公立大学不断发展变强的同时,私立大学却未能有公立大学的规模和教学水平.文章通过分析现令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私立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未来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8年前,一个"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惊人预想,让一位台湾企业家瞬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就是温世仁。"中国西部开发不能与美国西部开发相比,因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是骑着马去的,而我们今天是坐喷气式飞机、带着手机、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来的,所  相似文献   

5.
写下这个标题以后,我先得申明两点。第一点是这句话并不是我在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深思熟虑的产物。第二点是这句话并不是由我第一次说出,那第一个说出这话的,是一位资深的电影理论家叫钟惦斐的。二十年前,钟先生平平淡淡地说出一句惊人语:"我劝同志们注意,太阳也许将从西部升起!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经济世界中,美国曾奏出一曲惊人而悠长的交响乐,指挥这个乐队的大师,就是经济界无人不晓的格林斯潘.他是历经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以及小布什的四朝元老,被称为"美国第二个最有权力"的人,他的每次讲话和决策,总让华尔街和全球股市凝神屏息.  相似文献   

7.
浙江是"千家万户"式的百工之乡,全省共有近250万家个体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71%以上,是典型的以小作坊、小个体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结构,这也是浙江民营经济的一大鲜明特色.在创业初期,这种市场结构富有灵活性、善变性、适应性,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市场结构迈向高度化,对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个体户"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停留在"小鱼小虾"阶段,靠单打独斗、小打小闹难以为继了,必须勇于转型升级、加快提升突破,尽快做大做强,否则生存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市场竞争力会越来越弱化,甚至被市场残酷淘汰.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品陷入'货出无名'怪圈",这是2003年5月9日《中国工商报》消息的标题,报道说,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863.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5%。但是,这些日渐辉煌的数字掩盖不了我们缺乏品牌的缺憾。比如在世界服装市场上,每3件服装就可以找到1件"MADEIN CHINA"。但是,我国没有一个国际化的服装品牌,从而戴了一顶尴尬的世界第一的"桂冠"。  相似文献   

9.
贫困的根源     
我们国家为什么贫困而美国为什么富有?有人说,美国人均工资比我们的人均工资高多了,所以它富有。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建议政府提高我们的平均工资吧。但你肯定不会同意这个政策建议,你会说,提高工资水平将带来通货膨胀和失业等等。这说明,中国的贫困与美国的富有不是由于工资水平不同造成的。事实上,工资水平不同只是贫富不同所显露出的一个结果。 贫困的真正根源是什么?我们来一层  相似文献   

10.
郭华东 《重庆与世界》2014,(4):16-18,33
王晓德教授在美国外交史研究方面富有成就,学术佳作不断,《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美国文化与美国外交》《美国外交的奠基时代(1776-1860)》等专著都是国内该领域别开生面的开山之作。这些研究成果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美国外交史的认知与研究。其著述在论述视角选取、解释框架构建等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中,从个案研究到宏大综合的治学路径尤值得年轻学人学习。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美经济学家第六次对话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卢锋就"美国经济形势"作重要发言,引起各国与会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卢锋教授说,近来美国经济出现一些积极动向.今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初报2.4%(后调整为1.8%),银行与企业等私营部门去杠杆化成效明显,失业率等宏观指标逐步改善,尤其是油气能源产量增长与净进口下降令人印象深刻.基于这些方面观察,目前业内人士"看多"美国经济观点强劲.观察意见将美国经济看作是危机后成功调整典范,有预测认为美国经济将重回持续高增长轨道,一家著名机构日前一份报告赞誉美国是"全球经济版图中的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12.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南海风波"的此起彼伏,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了"南海撞机事件"。2001年4月1日,中国空军飞行员王伟驾驶歼击机驱离美国侦察机EP-3,但不幸被"大块头"的EP-3撞毁,导致中方机毁人亡;EP-3受伤后,被迫降落到海南岛某机场。撞机事发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历史也是一部移民史.在短短的2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弱国一跃而成为雄霸世界的经济强国,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美国人勤劳、勇敢和富有创新精神外,自然也离不开每个时期那些漂洋过海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们的奋斗."移民效应"在美国的经济史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想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评述一下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移民效应".  相似文献   

14.
潘相阳 《北方经济》2001,(10):31-32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历史也是一部移民史.在短短的2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弱国一跃而成为雄霸世界的经济强国,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美国人勤劳、勇敢和富有创新精神外,自然也离不开每个时期那些漂洋过海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们的奋斗."移民效应"在美国的经济史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想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评述一下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移民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近来,关于美国经济复苏的声音不绝于耳,渐有越来越强之势,但也有很多人慎言复苏,部分分析家担心利好数据仅昙花一现。众所周知,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经济究竟是步步向上还是陷于低迷,这已经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事情了,它关系到整个世界经济的波动,毕竟,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3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25%、股市资本占全世界的40%、消费需求占世界1/3。 美国经济到底能否持续、高速地增长,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数字是唯一可以判断未来的指标,让我们把其中最重要的几个一一列出,以期更清楚地了解  相似文献   

16.
何仕金 《中国经贸》2008,(21):90-91
华尔街金融危机最终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通常.美国股市跌幅超过2%,就被投资者视为大跌.截至10月10日,美国股市已连续第8个交易日暴跌,出现了罕见的“八连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0月1日的1088252点,一口气跌到10月10日创出的788251点的近期新低,八个交易日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跌幅达到了惊人的2757%,  相似文献   

17.
正美元国际地位的弹性仍然惊人。始于美国的全球危机巅峰时,尤其在2008年4季度,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且美元升值,导致对美国证券需求的普遍增强。然而,该证据意味着非美国居民相对"挑剔"——减少对美国长期债券的购买而逃入了短期债券,并甩开其他美国债券。因此,美国居民对外投资的回流可能对美元与国债价格的调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采取女性的视角,以年轻富有的美国女性为主人公,探讨她们在欧洲世俗社会的境遇。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和应用,詹姆斯笔下的女性人物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深入分析,探究她们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在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中国之后,统一台湾已变得日益迫切。当前台湾的分裂主义有日益猖獗之势,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美国必然不会坐视,与美国的关系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历史惊人地相似。回顾美国内战时期的国际形势,我们会发现昔日美国的历史与今天中国的形势有惊人的相似。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在世界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世界上崛起了几个强国,基本是欧洲国家,按综合国力计算,依次是英国、法国、俄罗斯、普鲁士、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走上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流入.据"六普"资料,2010年,浙江常住人口5446.5万人,其中省外流入人口1182.4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1.7%,即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人以上来自省外.与10年前的2000年相比,省外流入人口增加813.5万人,相当于新流入了一个海南省(867.1万人)的人口,增幅高达220.5%,年均增长12.4%,十分惊人.与此同时,10年间全省户籍人口仅增加246.7万人,仅占省外流入人口的20.9%,也就是说,在浙江新增人口中,近80%来自省外.省外人口的大量流入,是新世纪以来浙江常住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