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礼诚信”一惯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诚信就业正是“明礼诚信”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高校毕业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就业是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给用人单位、学校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对当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减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大学毕业生在寻职过程中必须经过实习,才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聘用。这既是一个单纯的"就业-实习"环节,也是一个"求实习"和"被实习"的连带过程。解决这两个过程,不仅有助于优化大学毕业生、校方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魏俊玲 《河北企业》2011,(10):80-80
<正>毕业生就业率,是判定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近年来的连续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选择相应进入了"海选"阶段,但毕业生相对滞后的就业观念、较差的就业能力、脆弱的就业心理、空虚的精神追求、匮乏的诚信意识等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地就业。在这种态势下,高等学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凸显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或多或少存在不诚信行为。本文拟从这三方的角度归纳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现象,以及分析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并探讨如何构建诚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有效监督不诚信行为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冷文勇 《价值工程》2010,29(22):177-178
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对比研究的方式,概括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06-2009届机电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机电系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提出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素质教育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和机制有很多,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剖析,包括毕业生的素质、用人单位要求、国家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等等,但大部分成果仍停留在就业的"显市场"--主要指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市场--的讨论,本文试图借助社会资本的概念,揭示"潜市场"--主要指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市场--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建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牛踏宇 《中国就业》2023,(11):47-49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指在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和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这一问题在当前经济发展和教育体系变革的背景下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和影响,尝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岗位模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岗位模拟"校内外基地建设,实施"岗位模拟"教学,提高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就业满意度,实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9.
李永超 《人力资源》2016,(10):69-71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并经高校就业部门同意和见证,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签字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对三方均具有约束力. 毕业生凭三方协议至用人单位报到后,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毕业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后,三方协议同时失效.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的内容有冲突的,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31):34-37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尤为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企业、高校三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进行调研,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和女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叶华 《价值工程》2010,29(35):294-295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在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能够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与能力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无疑可以占据一定的客观优势。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还是缺乏明确的就业导向性。本文就是从就业市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的客观要求入手,来探寻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从而最终提出了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艳萍 《价值工程》2014,(26):257-258
通过对青海省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部分毕业生的调查,揭示了毕业生在就业岗位、收入状况等情况,对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毕业生就业能力缺口以及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并对该专业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为开展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俊 《价值工程》2014,(25):299-301
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科毕业生数量大幅度上升,而企业招聘人数越来越少,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得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无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已就业学生的发展情况是本文研究的焦点,所以以e-mail邮件、电话调查和走访的方式对洛阳理工学院无机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进行就业跟踪调查。就这次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该校的专业教育、就业指导等与毕业生就业和岗位发展的关系,为该校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就业指导策略提供决策数据。  相似文献   

14.
赵丽娜  张金耀  崔鹏 《价值工程》2012,31(11):209-210
对我校近两届医学技术类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全程跟踪调查,经过对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我们认为,作为高校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扩展毕业生就业空间。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小波 《价值工程》2014,(9):207-208
近几年,伴随着积极的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人数呈供大于求等矛盾的冲突下,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决定了学校对毕业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教育理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竹梅  余静 《价值工程》2011,30(19):275-276
在高校扩招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就业的过程中,高职毕业生比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多就业困惑,其就业心理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进行探析,对不良的心理进行诊治,有助于高职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从容就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使得大学毕业生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日趋突显,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政府、社会、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明智 《价值工程》2010,29(32):280-281
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以及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果将高校视为人才工厂的话,那么高校必须不断改进其产品品质,适应市场需求,产销对路,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找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设置、教学安排以及就业指导三方面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95后”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源进行分析,并设计个人就业信息化模型,尝试通过此模型让其在“慢就业”过程中趋利避害,尽快进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20.
马海涛 《价值工程》2012,31(14):242-24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等研究方法,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对其2010和2012届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就业呈多元化趋势,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规格要求趋向"通用型"、"复合型"。通过调研分析,旨在拓展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提高就业率,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