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风 《中国报道》2009,(1):60-61
此前有消息说.个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有望于2009年开始实行。但2008年12月15日《新快报》发出消息,称从权威渠道获悉。个税起征点暂不调整,相关议题也未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 与普通民众的失落情绪不同,专家普遍认为,通过调整个税起征点刺激消费的方式作用有限。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提高个税起征点是最直接的减轻税负的方式,实际上,不改变个税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就难以消除个税免征额频繁调整的尴尬,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个税税负不公的问题。著名学者秋风撰文指出,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如优化税制。在个税改革上,过分强调和依赖调整扣除标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15,(4):11
全国两会期间,个税起征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包括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内的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或更高,以减轻居民负担,拉动内需。而事实上,自2011年9月我国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已经使个税纳税人占工薪收入者比例由此前的28%下降到7.7%,纳税人数由8400万人减少至2800万人。@评论精选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中国间接税占比太高,直接税占比太低。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改进个税征收  相似文献   

3.
1980年普通百姓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个税起征点为800元;23年过去了,居民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增长了十多倍甚至几十倍,个税起征点仍是800元.这显然不合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建议,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个税起征点在2000~3000元比较合适.对3000~5000元这一区间的居民收入应采取低税率政策.  相似文献   

4.
百合 《浙江经济》2011,(14):4-4
普通百姓收入偏少且增长较慢,身上的负担仍然很重。从这次个税调整中就能看得出来。个税起征点调到3500元,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就锐减到2400万人,整个工薪阶层只剩下7.7%的人缴纳个税,说明绝大多数工薪者的收入远远没到“起征点”。这也就不难理解,起征点调整缘何成为争议最多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从800元到1500元,再到2000元,虽屡次上调,但依然未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目前再次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确立800元起征点的时候,居民收入很低,往往月收入只有几十块,现在居民收入已经有大幅增长,目前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太低,我认为应该提高到8000元。”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国务院将讨论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薪酬起征点,之后报全国人大批准,这是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个税起征点将上调随之引发热议,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预测,个税起征点可望从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而且现行的九级税率也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减少税率档次扩大级差,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相似文献   

7.
各界呼吁已久的个税起征点上调问题,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记者获悉,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起草的有关上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个税调整有可能超越常规程序在年内就出台,方案并不像外界讨论的那样,扣除标准应该不会超过3000元.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 国民收入由三部分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个人收入.目前,在我国,这三种国民收入中,居民个人收入占的比例太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太快,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还没有突破一万亿,2007年就已经突破五万亿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涉及到国家税收和居民个人收入的关系,应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个人收入达到1600块钱就要交税,现在要提高.假如个税起征点提到5000元,居民收入会大幅度增长,而国家财政收入并没有少多少.下一步应该继续提高起征点,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织微博     
《浙江经济》2011,(13):54-54
个税起征点,高还是低?这是一个问题,又不是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各方都将焦点集中在起征点上,而忽略或者没重视个税的结构调整。比如,为什么不按家庭征税,为什么没有退税和免税机制?每个家庭的负担不同,按统一的个税标准并不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张芳 《中国经贸》2014,(11):196-19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后,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有了需进一步大幅度提升空间。一方面,可以减轻民众税负压力,另一方面,又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本文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当前中国个税所面临的问题,并在分析国外个税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个税改革方面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时隔两年之后,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再度对个人所得税法作出修改。根据修改结果,今年3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的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这是继我国将储蓄存款利息税由20%调减为5%之后,国家减轻居民赋税的又一重要举措。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体现了我国政府关注民生、减轻国民负担的精神。“近两年来,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帅恒 《东北之窗》2008,(5):33-33
个税起征点升至2000元的调整方案从3月1日开始实施。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参与立法审议和决策的全国人大常委和专家认为,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个税起征点两次调整,《个人所得税法》亦随之两次修改,随着国民收支水平的不断变化,个税起征点将来仍会不断调整。这些人士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税收起征点的调整权授权国务院,以避免频繁修法,影响法律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3.
此番个税调整国内争议颇大,社会意见纷呈。概括来讲,既有认为将起征点提至每月3000元幅度偏低,也有指出现行个税方案不科学,应当重起炉灶,譬如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想必这些意见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都会有所体现,导致意见分歧较大,从而难以一举表决通过。今年2月底,温家宝表示,提高个税起征点已列入国务院的议事日程,这是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因此,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所争者  相似文献   

14.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对应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并不低。提高个税起征点从长期趋势看,个税的税基在逐渐扩大。如果要使中国工薪阶层中交税的人数比例不超过20%,则目前个税起征点应在2500元(月薪)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相应提高个税起征点,则会导致工薪收入阶层交税的人数比例太高的问题。科学的个税起征点讨论,应该考察个税起征点和劳动就业率、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山东建设》2005,(22):26-26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说,经济学家张曙光日前批评个税没有体现公平只是增加政府收入,“个税改革实际上是拾了芝麻,丢掉西瓜。”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个税改革,举行听证是一大进步,起征点提高也不错,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起征点的高低,而在于各种各样的扣除如何安排。  相似文献   

16.
正"茶博士语:每年阳春三月,中国召开的两会,举国瞩目,举世聚焦。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发言牵动人心,激起国人强烈共鸣。在此,我们在诸多茶客的评说中选择几则,以飨读者。"黄春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个税起征点已到该调整的时候了。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赵冬苓认为,现在的个税起征点设得太低。这话说到  相似文献   

17.
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虽然是25年来对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三次修订,但被视为是对个税进行的第一次实质性改革。此次税法修改主要涉及两项内容: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费用扣除额调至1600元后,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的工薪阶层受益最大。 一直以来,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800元的标准,是1980年9月颁布实行的,距今已经25年。经过25年的发展,社会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十倍甚至数十倍的提高。而且区域间、不同职业  相似文献   

18.
新法新规     
《东北之窗》2008,(5):8-9
个税起征点调整至每月2000元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19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自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将从  相似文献   

19.
个税起征点调高的呼声由来已久,原因在于,个税征管不仅影响公众收入,同时牵系社会公平。十届人大常委会31次会议决定再次调高个税起征点,从1600元到2000元的消息一经公布,再一次引起各界争议。  相似文献   

20.
评论     
《民营视界》2010,(2):4-7
人社部酝酿提高个税起征点 拖欠工资将犯刑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日前表示,人社部正在配合财政部等部门研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普通劳动者的税务负担。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社部已经建议修改《刑法》,增加欠薪逃逸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