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使企业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改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债券人对企业的信心;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演变为财务舞弊,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给企业带来道德和经营双重风险。本文介绍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以及经常出现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时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体现公司的利益,实现相关目标,上市公司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近些年,一种全新的调节利润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个企业,即会计估计。由于会计估计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以目前很难评价会计估计的合理性。针对我国企业是否存在两种或以上会计估计变更类型以及操纵程度如何等问题,本文将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2005—2006年会计准则变更前后为研究背景,选取全部A股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否对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会计准则实施的质量。研究得出,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通过控制亏损公司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这些证据表明,会计准则总体而言得到了恰当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6.
7.
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证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充当着守门员职责的审计师肩上也开始承担的重大责任。本文试图从各上市公司的会计的盈余操纵管理的这个方面,依据证券市场上的相关数据来考察它与审计师发生变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开谴责是证交所对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制度之一,意在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该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谴责公告效率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崔奇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13):113-115
在资本市场中,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博弈,会计舞弊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借口就永远存在。对于财务舞弊和盈余管理的治理,是很难通过消除压力和借口来取得成效的,只有尽量减少机会因素,即行为实施的条件和机会,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成效。由于两者在行为后果和法律责任上的截然不同,因而相应的治理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会计舞弊的治理则需要以"治"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事前的有效防范、事后外部审计的有效监督和发现后的严厉惩罚缺一不可。对于盈余管理问题,只能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会计政策规范,加强信息披露等来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还应通过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来引导公司的行为,才能逐步减少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随着28家公司成功上市,我国酝酿了多年的创业板市场正式开启。截至2018年5月31日,成绩金额共计695.71亿元。然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频发,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导致想要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融资愈加困难,公司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发展受阻。因此,本文试对创业板财务舞弊的行业和手段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对治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士月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12):47-48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争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LU Shi-yue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18)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和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是资本市场动机,即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获得配股资格,建立良好的二级市场形象,使自身收益最大化,但盈余管理大大降低了经营业绩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其进行约束:第一,促进单一的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评价主体转换,提高经营者盈余管理的代价;第二,增加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预先处理的深度和广度;第三,调整评价指标的选择;第四,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及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上市公司管理者报酬制度、聘任制度,推进企业价值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正以新的积极姿态加入国家经济新常态建设中来。但由于近两年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逐步进入后疫情发展时代,同时国际逆全球化发展态势抬头,再次加剧了千行百业的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国有企业亦不例外,加之混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令国有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所以,国有企业自身需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加速管理模式转型创新,尤其是基于风险视域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型,是解决当下财务管理协同发展的根本意义。本文从财务风险视域出发,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现存弊端和应对举措进行相关阐述,以助力国有企业改革的纵深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落成。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当局出于筹集资金、规避政府监管、减少赋税压力、取得上市或配股增发资格以及避免特别处理和退市威胁等方面的考虑,经常要进行盈余管理。在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倾向于利用收入费用确认期间的调整、利息资本化及费用化的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的选择等。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选择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盈余管理影响到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外部使用者应对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进行仔细的甄别与细致分析,尽可能还原真实的会计信息,进而做出高质量的投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