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关键就是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省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基础建设,推动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联系我省就业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地位,指导解决当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动就业体制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说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指导思想。一、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和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 ,就是“三个文明”并举 ,“五个统筹”兼顾。“三个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这种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七台河这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是化解长期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文化性等深层次矛盾.是加快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如中国革命经历长期探索,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确立了"科学革命观"一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长期探索之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晓 《江南论坛》2004,(12):8-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无锡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马峻峰 《经济师》2009,(12):205-20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指导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文章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新的目标找寻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国内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是解决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遇到的新问题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振兴吉林经济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 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 ,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①。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论断 ,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早在 1980年 3月 ,联合国大会就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0 0 3年 4月 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 ,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7月 2 8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10月中旬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握好发展思路,注意节约土地,能源、保护环境。沈陇声副主任的这些观点值得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江南论坛》2008,(12):47-4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样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透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深厚的理论内涵,独特的理论特色。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启迪我们更自觉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李荣 《时代经贸》2011,(6):233-233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提出以“五个统筹”来推进改革发展,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孟令光 《当代经济》2005,(10):42-43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了“五个统筹”的首位。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然而,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