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坤  王晋敏 《海南金融》2009,(10):18-21
随着内地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币由弱走强,香港与内地经济的相关性不断提高,部分学者提出了人民币和港币一体化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贸易与货币流通情况,并对港币和人民币一体化的原因和路径选择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港币的人民币化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马荣华 《上海金融》2005,(10):27-28,23
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考虑到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加快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尽快使我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区成为统一的货币区.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对港币汇率突破1:1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香港实体经济、港币联系汇率制以及香港资产价格三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对港币汇率突破1:1对香港经济的影响,研究认为港币兑人民币汇率跌破平价并没有对香港经济产生较大冲击,香港金融市场和居民投资行为未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香港:从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到人民币离岸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研究认为,2008年末,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充分显示官方有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继而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的事实上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林小玲 《海南金融》2013,(11):22-25,37
本文以2005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的数据建立ARM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率具有显著的关系,其它因素对人民币替代港币没有显著影响.目前人民币替代港币程度较低,勿须担心港币被“边缘化”,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是协同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子系统内部均存在失衡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均衡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拓宽香港与大陆人民币资金流动渠道、降低汇率风险、创新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和加强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青 《中国外资》2011,(20):83-83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曾以其内在优越性为香港带来了瞩目繁荣,但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美国处于危机低迷时期,联系汇率制度日益显现出弊端。中国内地与香港联系的日益紧密,大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香港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对港币的影响日益加强。港币与人民币的一体化,实行盯住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是香港未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曾以其内在优越性为香港带来了瞩目繁荣,但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美国处于危机低迷时期,联系汇率制度日益显现出弊端.中国内地与香港联系的日益紧密,大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香港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对港币的影响日益加强.港币与人民币的一体化,实行盯住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是香港未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认为,应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在此过程中,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事实上的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投资管理》2009,(1):49-49
日前,中银香港与中国银联在香港携手推出“中银银联双币信用卡”。这是全球首张以“银联”标志发行的双币信用卡,也是首张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及港币为结算单位的双币信用卡。“中银银联双币信用卡”设有人民币及港币账户,适合经常穿梭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人士,或到海外出差旅游的香港居民使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认为,应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在此过程中,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事实上的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CEPA签定后,香港与国内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紧密。深圳自2003年12月与香港港币支付系统联网以来,加强了两地的金融、经济和贸易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香港银行加入人民币支付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是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香港以其天然的地缘、先发的业务、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理想之地.目前包括现金流通、结算系统、信贷、证券及衍生产品在内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基本体系架构已经具备,只是总体规模还不大,为此,需要大陆与香港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孟浩 《青海金融》2012,(4):15-18
近年来,随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迅猛。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内在蕴藏的风险应引起重视。有效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投资产品类别,适时扩大海外人民币资产池是促进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稳步前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2月25日起,香港银行正式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该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此项举措以两地的影响,认为香港银行的短期获利不大,但长期利益不容忽视;香港的零售业是最大的赢家,短期内部分港币在存款兑换为人民币将不可避免;内地银行的银行卡业务有可能遭遇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信用卡业务;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所受影响很小,反洗钱工作压力巨大,从长远来看,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趋势不可改变。而此项措施的出台使香港向此目标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王威嘉 《时代金融》2012,(35):68+74
人民币离岸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作为全球贸易投资货币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银行已开始提供人民币存贷业务,香港、伦敦、新加坡、台北正在争夺人民币业务的全球市场。而这其中,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大陆的紧密关系而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热点展开对人民币离岸业务在港发展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首选试验场,这很有可能对与美元挂钩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产生挑战。本文通过人民币与港币的联动性研究来分析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取向问题。首先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得出人民币与美元关联度减弱的结论。接着分析港币均衡汇率并对其失调程度进行估计,得出港币汇率波动脱离经济基本面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人民币与港币的联动性进行分析,证明两种货币已经具备了长期均衡关系,具备了建立共同货币区的基础。在上述分析的前提下得出结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已经出现了与经济基本面不协调的因素,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也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加强,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港币与人民币虽然还未达到一体化的最佳时机,但港币转为挂钩人民币已经有一定基础,为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主权国家,两种法定货币(人民币和港币),这种制度安排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是独特的,更进一步思考,这种安排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人民币和港币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如何相互影响?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提出人民币与港币汇率相互影响的六种机制或渠道,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9.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总结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出发,结合其最新进展,论述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更好发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作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各方广泛关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香港离岸金融中心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近期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动态以及未来的趋势,并从人民币合成债券和点心债券协调发展、后续政策措施对香港人民币存量及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影响的角度,探讨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