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阳 《世界经济研究》2004,26(10):45-51
本文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是,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一、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早用数量方法表述的汇率决定理论,由卡塞尔(G·Cassel)于1992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相对物价水平的倒数)决定。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为长期汇率决定理论,解释汇率变动趋势、汇率变化方向非常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学中众多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1993年至2005年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成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美的物价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协整方程的符号与理论分析一致。我们认为购买力平价在1993-2005年间的人民币汇率中成立。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 ,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以及购买力平价实际测算的误差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必然的 ,也是合理的。以购买力平价来评价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兼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收支说等学说,结合实证检验,对人民币的汇率进行分析,说明人民币的币值被低估,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会继续保持,而且升值幅度会加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假定条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造出均衡汇率模型,结果显示均衡汇率由两国投资收益率差和通货膨胀之差以及预期的远期汇率共同决定,进而结合政府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得出盯住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模型。最后结合该模型对中国的实践进行适当的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适当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7.
有关国内外研究者以购买力平价判定人民币汇率目前被低估.本文通过检验实际汇率的平稳性以及名义汇率与国内外价格水平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对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购买力平价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缺乏可信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汇率决定理论及其发展脉络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了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学说和资产市场学说。  相似文献   

9.
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虽然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汇率的变动不仅仅与物价水平相关,还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率、资本流动等其他经济变量以及该国施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有关。因此,必须对购买力平价计量检验模型进行修正,以期更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并指导其调整。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与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目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精华部分.文章选取了1994-2005年的中国数据,以研究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对中国汇率决定的实用性.数据分析发现,这两个理论对中国汇率决定的使用性都较为有限,这是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由理论本身所计算的指标仅能作为参考指标,不能作为执行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了无抛补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弹性/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资产组合模型、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采用DMA/DMS、TVP-VAR、BMA等计量模型,并选择2005年7月至2016年12月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样本外预测,结果发现上述理论模型均对人民币汇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只有泰勒规则模型预测能力高于随机游走模型,其余6种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能力并不比最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强。同时,基于多种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DMS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预测的绩效最佳。进一步通过拓展后的泰勒规则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预测时发现,短期内央行外汇干预发挥的作用最大,汇率预期和风险溢价分别在中期和长期的预测结果中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伍劲熹 《中国经贸》2012,(18):92-93
基于1994—2011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美国联邦基金率及中美两国消费品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结合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利率平价及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名义汇率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中国政府的调控下逐步升值,虽然其中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对汇率可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不足以导致人民币升值这一趋势的逆转,从而在总体上表现为中国的利率和物价水平高于美国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周建清 《特区经济》2008,(12):63-64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却不同。文章通过对中国的汇率制度、购买力平价及国际货币供求的分析,来说明其对汇率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汇率决定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最早的一价定律以及现在得到广泛承认的购买力平价定律,都是对汇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凯恩斯流动性理论和无抛补利率平价关系进行结合,用无抛补利率平价说明汇率和利率的关系,以凯恩斯流动性理论为依据,从国民收入,国外利率和价格指数方面探讨汇率的决定。通过实证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汇率决定理论进行验证,得出显著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对均衡汇率定义背后的经济和政策内涵以及均衡汇率的决定,比较了购买力平价法、基本面均衡汇率、行为均衡汇率等几种国际主流的均衡汇率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和应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货币新思维     
西方经济学之货币学说演变繁复,大浪淘沙,基本骨干是三大理论。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关系的货币数量论,二是决定汇率与物价(货币供应量)之关系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是决定各国利率水平与汇率走势之关系的利率平价理论。三者共同构成当今各国货币政策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卡塞尔提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之间货币购买力对比关系,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应该反映两国之间货币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变化.一国货币的升值取决于该国中央银行对于该币种含金量的调整,以及国际市场对于该币种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8.
汇率的决定问题 关于汇率是如何决定的,有两个基本假说:一个是购买力平价,一个是利率平价。前者着眼于商品市场,后者着眼于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由利率差异决定,即一国货币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差异(升水或贴水)近似等于该国利率和所兑换货币国利率的差异,其研究的逻辑前提强调资金自由流动的重要性,对于资金流动向题非常突出的外汇市场上汇率形成机制尤为重要。该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一是投资者风险中立,二是不考虑交易成本,三是没有资本管制.考虑到我国还没有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在资本项目下还实行相对严格的管制,所以利率平价理论的一般模型,只能在我国汇率决定以及利率制定等方面提供某种程度的参考.本文拟就在一般利率平价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约束给以某些必要的限制条件,重新对其进行阐释,作为我国加入WTO之后,实现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以至整个金融开放过程中的一些前瞻性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的视角,基于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际利差和汇率的变化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物价差异、利率差异对汇率的冲击效应和贡献度。实证研究表明中美利差的变化率对汇率波动存在较大程度的影响,中美物价差异对汇率具有长期且持续的影响,但相对于利差力度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