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在大连市就业再就业岗位上奋斗了16年,用爱心架起党心民意桥梁的戚秀玉,被4200万辽宁人民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此,一门心思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的戚秀玉又多了一项重要使命——了解民情,传达民意;沟通上下,助推和谐。五年来,戚秀玉不负人民代表的使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易红 《中国就业》2007,(5):34-36
大连市戚秀玉职业介绍所是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自1999年成立起,在信息化服务建设中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新路,在大连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大连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市场。现在全所已实现了由供求信息输入到岗位查询、资源查询及自动匹配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其管理的科学性赢得了供求双方的好评,在全国同行业中也产生良好的反响。2005年6月,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将戚秀玉所冠名为“中国·大连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从而使戚秀玉所的信息服务功能更为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力 《人力资源》2005,(1):68-72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职业指导师”戚秀玉的故事,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掠过众多求职者的耳畔。每天,被吸引到“戚秀玉职业介绍所”的求职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成了大连市劳动力市场上一道引人瞩目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4.
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小额担保贷款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以大连市开展小额担保贷款5年多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打工妹,来到都市没几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硬是凭着自己的执着与智慧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从当初的打工妹一跃成为身价百万的女老板。她就是来自福建的农家女子——孔秀玉。如今,她的特种野兔养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成为名副其实的养兔专家。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下岗职工多是由于企业处于困境被迫下岗的。闫梅,却不是。她是想趁自己年轻干出点事业,于1995年主动辞职下岗的。下岗后,她主动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她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3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日照市最大的鸽业生产基地——润丰鸽业有限公司的经理,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七彩人生路。艰难探索闫梅原在东港区对外贸易公司任会计,工作岗位令人羡慕,工资收入也还凑合,可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1995年底,她主动申请下岗,决定到外面闯一闯,干一番事业。可下岗后,情况并不是她想的那么顺利。下岗之初,亲人不理解,兄弟姐妹埋怨,父母担心、难过,以至于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她周围的人更是说啥的都有。面对巨大的压力,她开始有点退缩,好在丈夫始终支持她,帮助她坚定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泰市紧紧围绕"抓好培训促就业,强化服务带培训"这一主题,在扎扎实实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就业服务当作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完善了职业需求预测、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一条龙"服务机制,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免费组织6334名下岗失业  相似文献   

8.
史存华,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在下岗后近7年的时间里,历尽磨难倍偿艰辛,终于凭借自己辛勤的劳动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拼搏之路。今年44岁的史存华原是荣成市海滨集团的一名正式职工,1992年的春天,公司进行抽本经营改革,动员有经营能力的职工离岗承包门店。史存华看到,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抱着"铁饭碗"吃"大锅饭"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与其将来被动下岗,不如先行一步为自己寻找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于是她萌生了下岗干个体的想法。然而她下岗的想法遭到了亲朋好友和全家人的反对,亲友们担心从未做过买卖的她根本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站稳脚跟;家人担心她那曾做过两次手术的孱弱身体无法承受沉重的工作压力。执着的史存华却不信这个"邪",她做通了丈夫的工作,毅然与公司签订了下岗合同,勇敢地跨入  相似文献   

9.
下岗员工再就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关系到下岗员工的生活安定,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深圳市龙岗区国有企业下岗员工下岗后不失志,不气馁,顽强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条就业之路——下岗,给她带来了新的机遇。下岗,既是对“铁饭碗”的挑战,也给人带来了新的机遇。龙岗区元龙商贸公司下岗职工陈云翠就是其中一例。她原是元龙  相似文献   

10.
花开花落     
悄悄地,妻下岗了。她很有自知之明,不等单位领导动员,便提前写好了下岗申请交上去。她是一个自立性极强的人,下岗不到一周,便避开我的反对,向周围筹款数千元购进了绢花、礼品花之类的货物,办起郁金香花店。妻的小名叫花,她从小就爱花,少时在农村割草放羊,草筐几乎变成了一只花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下岗后     
母亲下岗了,她是如何又走上再就业之路,作为儿女,应该怎样看待父辈的下岗?《母亲下岗后》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11,(8):32-32
李爱荣2004年因单位体制改革下岗。刚下岗时空虚、迷茫,想做点事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她参加创业培训班,学习了创业知识,拓展了眼界。通过濮阳各大医院调查了解,她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收入增加、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92年郭淑芝下岗时家里的境况是这样的:丈夫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全家生活靠她一个人的收入。孩子上学需要钱,丈夫看病电需要钱,而她下岗后的生活费只有一百多元。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郭淑芝擦干眼泪,来到了一家建筑工地。工头一看来了个女的,爱搭不理的。她一个劲地说自己干什么都行。工头看她高高大大的身材,就安排她扛水泥袋,推砂石料。这可是工地上拿钱最少,最累的男壮工干的活。郭淑芝一咬牙应了下来,不分早晚,随叫随到,与男壮工一起肩扛手推,连工头都佩服。当她接过自己用汗水挣得的200多元时,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下岗后三年多的时间里,郭淑芝在建筑工地干过临时工、卖过羊肉、推销过火腿肠、开过小饭店。只要是能找到的  相似文献   

14.
一她叫刘红,今年刚满40岁,重庆一位长江轮船船长的妻子。一个下岗工人。下岗后,她用自己的聪慧和勤奋在重庆著名风景区南山附近办起了“一棵树泉水鸡餐馆”,当起了老板,且有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了一个新闻人物,据说前不久一些报纸还对她进行了宣传报道。不过,我认识她是经过一个船员朋友介绍的。朋友说你是搞写作的,写写她很有意思。我想也是,当今船员妻子下岗的很多,大多数就业很难,而她却靠自己的能力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将她的经历写出来,也许时那些正在就业十字路口徘徊的人们会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吧。三月的一天,阳…  相似文献   

15.
1996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一位来自北国抚顺市的中年妇女,以她下岗不落志、艰苦创新业的事迹,正得了一阵阵掌声。当她走下主席台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亲自把一束鲜花送到了她的面前。她就是获得了全国女发明家、全国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的张世芹。1987年4月,抚顺市化工九厂实行改革,企业租赁承包,张世芹等七名同志被精简下岗。为此,她回到家里痛哭了一场,还给市妇联写了一封长达17页信纸的信,倾吐了心中的苦闷和困惑,得到的回答是鼓励。她擦干泪水,决心从头开始,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女…  相似文献   

16.
[案情]申请人:李某被申请人:某研究院李某诉称,1996年4月,她参加单位房改时,已经按照职代会通过的《职工调整住房办法》的规定与研究院签订了《调住房单》,并两次缴纳了购房定金。1996年10月,在研究院拒不交给她住房钥匙的情况下,她自己搬进了该房。研究院以她抢占公房为由,责令其下岗待业。在她下岗期间,研究院又违反规定让她交出会计账簿,被她拒绝。  相似文献   

17.
多雪的冬天 1992年的冬天对刘洁来说,是一个多雪的冬天。那一年,刘洁所在的辽宁省信息中心下属企业——沈阳市数据转换部因经营不善而解体了,曾经是令人羡慕的她下岗回家了。下岗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的公公、婆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爱人是省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尽管公公、婆婆不说什么,爱人也安慰她,  相似文献   

18.
傅强 《经营者》2001,(11):52-53
<正> 路终究要自己走今年39岁的李娟原来是抚顺市汽车公司某运输队的一名会计,1993年3月,因为单位的效益不好,使得她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自动下岗。但下岗后到底干什么她心里却一点也没有谱。那一阶段,她在家里唯一的活就是每天翻阅报纸注意各种招聘信息。最后,终于根据一条信息使得她在沈阳一家单位办的学习班花了1800多元钱学习编织羊毛裤技艺,并且学成后可得到一台编织机,同时保证包销产品。  相似文献   

19.
贾亚芳,女,44岁,1998年从西安市某机械厂下岗。几年来,她艰苦创业,靠一碗凉皮闯天下,陆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设上百家分店,成为闻名全国的下岗创业明星。 1998年2月,我下岗了。这时,我刚刚38岁。找工作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四处碰壁的遭遇几乎让我的自信跌入谷底。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新近出台规定,决定对一些企业下岗自谋职业就业困难者实施就业援助。据《半岛晨报》报道,文件规定,把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上、丧偶扶养未成年子女的和夫妻双方均为下岗自谋职业的人员作为援助对象。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