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保留义务所涉及的行业(部门)选择是各类投资协定中负面清单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业表述越清晰,则限制措施的透明度越高.各国产业分类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负面清单中行业选择表述不仅要关注部门及分部门,还应关注产业分类标准的选择.与常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标准相比,负面清单行业分类不仅要求商品、服务和投资的全覆盖,而且还要求分类标准的统一和易识别性.实践中,联合国CPC标准得到了广泛使用.文章比较了几种国际产业分类标准的特征,分析了负面清单承诺方式对产业分类标准的特殊要求,并在当前国际投资协定负面清单行业表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负面清单产业分类标准以推进我国投资和服务便利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浙江新产业的现实基础出发,依据五大基本选择原则,区分轻重缓急,拟选择六个产业作为我省新兴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模式要求与之相对应的产业模式支撑其发展,即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已被多个国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其理论也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关于低碳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低碳产业的内涵、分类、特征以及发展等问题是众多学者关注较多的部分,但仍有很多地方如分类依据、判定标准、测算指标等问题亟待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分类评价与发展选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研究领域。文章从界定基础型、主导型、优势型、潜力型和一般型产业五大类别出发,以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为主、结合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比全国各省市区数据,选取6个指标综合评价云南农林牧渔细分产业,给出具体产业分类评价结果和重点发展产业选择范围。研究思路可以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方法论方面的支撑,研究结果可以为云南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重点产业环节选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重构的基础上,从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时代要求出发,系统构建重点产业环节选择的水晶模型及分析框架,研究认为重点产业环节选择不同于主导产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水晶"体系,主要包含八大主要影响要素,即主体功能区建设、市场需求、技术经济、生产要素供给、产业基础、产业关联、政府和全球化,并由此提出相应的的八大选择基准。最后以湖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环节选择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系的梳理,文章提出: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承接的目的是培育优势集聚产业,承接的重点是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有鉴于此,文章立足承接地,并以滁州为例,通过构建产业集聚静态和动态指数模型,对其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承接产业的选择及承接对策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家应重点扶持发展的几类创意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正在竞相发展的重要产业,但创意产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广阔。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精心选择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界定专利产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重点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及标准,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说明,认为汽摩和医药产业应该作为重庆市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重点产业,并从汽摩和医药产业的产业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经济地位、产业关联度和发展前景5个方面对重点产业选择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合作不断升温.处于三块经济板块交汇地的云南,选择并优先发展一批与东南亚、南亚优势互补的重点产业,对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云南现状,结合东南亚、南亚的合作需求,构建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合作重点产业的选择模型,选择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合作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0.
1.制定国家产业集群战略与政策。为促进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央有关部门应制定并实施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产业集群的识别及分类指标体系,确定今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领域(如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和重点区域,并在枝术创新、金融信贷、土地、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当前,要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制定有关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和评价指标体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战略性产业选择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以往战略性产业的相关理论,摈弃了以往将战略性产业类同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或者支柱产业的观点,从"战略"的本质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出发,对战略性产业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并且提供了一个区域战略性产业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侧重于产业成长性,而对产业运营效率关注得较少。根据产业运行的DEA有效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就是根据在产业运行中的效率指标值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实现DEA有效,进而决定能否成为"有效生产前沿面"中的主导产业。本文将DEA模型引入株洲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中,科学地选择现阶段株洲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为株洲高新区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引领作用强。为了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正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特征。如何避免我国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像传统产业一样陷入低端化发展困境,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心的热点,产业高端化是产业势力提升的过程,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化必须培育和提升产业势力。为此,对技术势力、市场势力的内涵及形成,以及技术势力、市场势力与产业高端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培育技术势力和市场势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对创新要素进行分类,阐述创新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综述国内外创新要素有效供给相关研究。运用三维度分析框架,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与创新动因。构建创新要素供给体系,通过分析供给体系中各种协同机制的作用方式及相互关系,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有效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自身逻辑演变以及社会型塑互动的结果,它以既有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禀赋等为前提,在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与社会调控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在萌芽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于政府的宏观引导;在形成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于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规律的联动作用;在成熟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内生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因而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平衡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动态计量模型研究跨期时间序列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并基于统计分析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张大为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88-191,195
随着中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设计产业已经从萌芽逐渐走向成长。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已意识到设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并积极寻求有效的发展路径。因此选取了设计产业发展进程较快的29个城市(地区),并搜集了2007—2009年这三年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数据研究。结论表明,设计产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总值,GDP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另一模型则表明一个城市的研发投入和教育支出对于设计产业也有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18.
戚湧  张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7):118-1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对引导、保障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围绕2010-2018年国家先后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对政策主题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探索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主题和特点;建立PMC指数模型,选取4项典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构建PMC曲面。结果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主题集中稳定、聚焦创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但同时存在发展方向规划偏多、政策部门协同制定较少等问题。据此,对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趋势下,主导产业选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型升级是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确定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准则及权重,从而构建以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化程度为主要指标的区域内主导产业选择模型。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为例,得出各产业主导能力的次序,确定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从产业链、产学研合作、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等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对主导产业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选择模型能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和路径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We consider the response of each of the 67 industries that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to the volatility of the real dollar–pound exchange rate. When we follow previous research and estimate a linear ARDL model for each industry, we find short-run effects of volatility in 22 US exporting industries to the United Kingdom that last into the long run only in nine industries. As for the UK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we find short-run effects in 18 industries that last into the long run in 15 industries. However, when we estimate a nonlinear model for each industry, we find short-run effects of volatility on 41 US exporting industries and on 43 UK exporting industries, all in an asymmetric manner. Short-run asymmetric effects lasted into long-run asymmetric effects in 24 US exporting industries to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n 33 UK exporting industries to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otal trade shares of industries from the linear models were negligible, those of the industries from the nonlinear models were significant in size, in the tune of one-third of the 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