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当前北京市明确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促进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升级成为建设世界城市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本文先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出发,研究了北京市近些年的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调查了北京市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和北京市外贸企业,从外贸企业对应聘人才的要求以及应届毕业生自身对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的供求现状.最后,从不同的角度为新形势下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供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林永慈  邓炜  刘可 《时代经贸》2012,(18):226-227
当前北京市明确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促进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升级成为建设世界城市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本文先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出发,研究了北京市近些年的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调查了北京市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和北京市外贸企业,从外贸企业对应聘人才的要求以及应届毕业生自身对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的供求现状。最后,从不同的角度为新形势下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升级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知识和人才的角度分析了制约首都产业结构升级的教育因素,并提出了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河南省逐渐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155.86亿元,仍然稳居全国第五位。虽然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在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河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多数工业行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高技能人才短缺及其成因、相关政策措施、培养模式、预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界定了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提出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内部构成、系统外部环境、系统特性及系统功能进行研究,对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俞若佳 《生产力研究》2021,(4):68-72,93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两者间可通过市场供需匹配、资源再配置以及技术选择三大机制实现耦合.文章在借助综合赋权法构建相应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核密度估计法对沿海11省市2006—2016年间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8.
王若虹 《经济师》2009,(8):210-210
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并自觉利用规律,采取相应的举措,才能培育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研究其在各领域的作用,以及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因素,对最大限度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作用、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因素,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人才强国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看,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和开发)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在分析R&D支出与辽宁产业结构升级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上海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深入探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制度欠缺、科技人才流动制度有待完善以及高端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在分层次分析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2009-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相关数据和PVAR模型,对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自主创新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负向影响,在长期内为正向影响,合作创新对自主创新始终为正向影响,对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正向影响,在长期内为负向影响,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始终起负向作用;②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在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长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促进作用,技术引进始终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③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现状在短期内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起负向作用,在长期内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均起正向作用,高级化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始终起正向作用;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在短期内不一致,但在长期内表现一致。因此,为提高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消费升级效应,剖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机理,并利用2007—2018年中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配置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不稳健,消费升级表现为遮掩效应;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城市异质性,在沿海城市和大中规模城市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促进作用越显著。研究结论对更好地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环境-转型升级耦合视角,采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2007-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关系的演进特征。结果发现:①2007年以来中国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度整体虽有提高之势,但协调度仍然较低,且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生明显跃迁,并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态势;②区域间差异是系统耦合协调度差距的主要来源,在地区差异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其波动存在4个潜在收敛俱乐部,呈现出地理“区块链”收敛趋势;③采用QAP方法对地区耦合度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发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信息化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城镇化水平差异是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邻近、俱乐部收敛发展趋势有利于缩小地区耦合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5.
剖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11—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数据,测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的效应,并对各地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协同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倒U型递增影响效应,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递增影响效应,相较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递增影响效应;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水平可分为双高型、双低型、数字产业化加强型、产业数字化加强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本是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本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的动态过程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过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与技术结构升级匹配,营造和改善创新环境,并通过需求结构升级提升科技创新绩效。采用向量夹角衡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分析其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将其与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绩效,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而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分区域研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于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呈抑制作用。因此,在制定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政策时应考虑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针对区域情况制定差异化人力资本政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驱动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均呈负相关关系,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分别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正相关关系,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交互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著为负,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匹配程度较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发展动能依靠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阶段,制度基础是否为新动能提供了有效激励?基于2009—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数据,采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市场化、政府创新扶持、技术市场发育、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5个制度因素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市场和政府对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是非此即彼,加速市场化进程和加大政府创新扶持均会产生显著促进作用;②促进技术市场发育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③以贷款余额表示的金融发展并未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性影响,表明存在金融错配,金融资本并未有效进入创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引入交互项进一步说明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区域,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条件下,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在追求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20.
资源是集群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从资源禀赋视角出发,研究了集群企业转型升级的资源结构,从类型和规模两个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转型升级资源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集群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资源由市场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构成;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企业对市场资源需求明显高于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企业,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企业技术资源需求明显高于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不同规模集群企业资源需求呈现“倒U”现象,中型企业资源需求明显高于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