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知识成为资本的条件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创新的机制发生改变。传统的单向线性创新已经演变为互动的、非线性创新,而区域创新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区域内大学、产业与政府间的互动程度及知识在各机构之间的流动和扩散,大学则逐渐成为区域创新的组织者和核心。大学、产业与政府的新型关系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是至为关键的,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产业合作平台是促进合作发生与持续进行的功能性组织。要素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弱化了组织边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强调机制上的创新,对合作平台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从合作关系视角对宏观意义上合作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了阐释,以需求定位功能,以功能设计机制。最后以“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新兴实体平台的设计及运行为案例,总结了大学—产业合作平台的功能集成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业共性技术是在多个产业领域广泛应用并对产业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合适的组织模式是实现产业共性技术成功研发和扩散的关键。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协同创新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重大专项、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是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新型组织模式,这些创新组织模式涉及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类主体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模式的实施既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还需要与区域、行业的产业发展特色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与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彦 《经济经纬》2006,3(1):35-37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它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静态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中既存在分工对集群合作创新施加影响,也同时存在集群合作创新促进分工深化的反馈并改变原有组织模式的过程。通过对其组织模式与合作创新所处阶段进行动态研究,则得出”少数龙头企业 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的结论,这也是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内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知识创新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知识交叉创新,从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出发,对知识交叉创新的规律进行探析,分析其背后的知识属性特点,揭示知识交叉创新的过程与规律,以及知识交叉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兴起,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博览会、设计周、动漫展、高峰论坛等也是层出不穷。这表明中国已经迈开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脚步。通过分析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揭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前进方向,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涌现机理,引入化学催化反应方程式,重点围绕“制度‘催化’创新—产业瓶颈突破—整体推进‘涌现’创新—产业跨越发展”的研究思路,探讨了产业创新新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创新的新模型,建立产业链催化与涌现模式,并指出了制度安排在产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知识创新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知识交叉创新,从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出发,对知识交叉创新的规律进行探析,分析其背后的知识属性特点,揭示知识交叉创新的过程与规律,以及知识交叉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体中,高校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要充分发挥其战略合作的作用,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解决知识产权认识和协作机制问题。要建立优化利用,合作互动的机制;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下,科学运用市场机制;要基于利益平衡机制,加强产权经营。高校只有处理好技术协同创新体中复杂的知识产权关系,利用其知识产权优势地位,才能起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作用,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构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互动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本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表征互动作用的3个维度和基于互动的3种合作模式。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5个阶段及互动过程特征,提出了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效果的有效途径,即促进合作模式的演进、控制不同合作阶段的互动和引导企业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防工业原先主要布局在“三线”地区,经过区际调整后呈现西、中部均有分布的格局。由于东部创新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了国防工业相对分散与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错位分布,抑制了国防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种两难处境下,可通过网络把各种创新要素与国防工业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网络、产业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和社区创新网络,开辟出一条跨越空间障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产学合作利益机制的核心——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后,产学合作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迅速发展为科研生产联合集团,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仍多以一次性技术转让为主。大学缺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或缺乏运用知识产权获益的手段是影响我国产学合作难以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对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调查,提出三个相互连接递进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开展产学合作的基础;运用知识产权获利是产学合作持续的动力;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是产学合作愉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多主体模块化协同是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流创新模式,协同知识链的运行绩效决定着协同研发绩效和组织竞争能力。构建了共性技术研发模块化协同的过程模型、基于共性技术研发业务流程的模块主体协同知识链模型以及协同知识链的知识流动模型,探讨了协同知识链知识流动的若干运行机理,分析了协同知识链中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知识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智慧等诸多协同因素引发服务业提升与创新的时代,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总结出KIBS创新活动的内外部影响要素,其中内部影响要素包括技术、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外部影响要素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大学和科研机构,然后构建了KIBS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并分析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也对政府与行会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良性互动合作关系,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进程、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行业协会与政府间竞合关系的新型模式为深入探讨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间良性互动合作关系提供新的探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分析了全产业链创新网络结构特点以及核心企业行为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提出相关假设;从开放性的2个维度,即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量化核心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行为模式。依据偏最小二乘法,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表征变量作为自变量,创新绩效的4个表征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检验;最后选取1个主成分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辉 《现代财经》2006,26(5):34-36
股权分置对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影响不同。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并购存在获得制度融资期权的动机。为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变化规律应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聚焦生态文明型的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利用系统GMM模型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动因进行实证检验,并构建VAR模型探索其长期效果。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自身“累积”效应;国际研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但高强度环境规制对其有“成本挤出”效应;在短期,内部研发尚未促进高技术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但环境规制带来的“财税激励”能够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仅高环境规制地区内外部研发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