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利用浙江省338家创新型企业2008~ 2010年三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内生创新努力的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引入吸收能力这一变量,研究吸收能力在内生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间是否起到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内生创新努力的R&D经费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滞后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影响越来越小;R&D人员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且呈现不稳定的特征;吸收能力在内生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长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31-34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要以企业吸收能力为核心,从整体的角度系统探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用有效的研究方法科学地分析各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FDI进入我国,但内资部门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使得FDI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我国技术创新的效率仍有待提高。文章在测算我国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广义距估计研究了在外资异质条件下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我国吸收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吸收能力双重作用的发挥;港台FDI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FDI则表现相反;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并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企业形式相比,外商独资企业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6.
技术标准竞争与吸收能力及开放式创新密切相关。探讨了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形成首个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向型创新促进首个标准的形成,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吸收能力对技术标准制定具有正向影响,但是这种效应随开放式创新形式的不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开放式创新模式、制度合法性对企业取得首次创新成果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内向型与外向型模式都能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但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国际化程度负向调节内向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外向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制度合法性距离对内向型、外向型开放式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吸收能力与战略技术联盟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本文扩展了只考虑外生溢出的AJ模型,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战略技术联盟企业吸收能力和研发投入水平之间的函数,比较了有和没有吸收能力下知识溢出率对R&D投资影响的差异,并探讨了战略技术联盟过程中吸收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把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构建了信息化障碍、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河南省209家中小民营企业为对象,研究了信息化障碍对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实现吸收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②信息化障碍对潜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间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③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只有在信息化障碍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国际化已成为新兴市场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战略。然而,现有研究关于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对创新影响的条件和机制缺乏关注。基于知识观和二元性整合视角,探索国际化对新兴市场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以中国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际化广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国际化深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国际化广度和深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交互作用。结论对于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具有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提出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与低广度-低深度4种组合策略。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开放度组合策略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以我国三大行业201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实施高广度-高深度组合策略的企业倾向于追求突破式创新绩效,实施其它三类组合策略的企业倾向于追求渐进式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不仅能够积极调节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组合策略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且能够积极调节3种组合策略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是无法调节低广度-低深度组合策略与突破式创新绩效、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顾客主导逻辑和组织吸收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寻求竞争优势的新概念。基于顾客主导逻辑相关知识,探讨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型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Mplus对构建的混合模型进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流程创新在组织吸收能力和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顾客导向在组织吸收能力通过服务流程创新影响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中发挥调节作用。鉴于此,建议现代服务型企业围绕顾客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对技术与高知人力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平台资源共享和个体多样化创新。以“群体创造”为特征的网络众包帮助企业在组织内外各个层面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从价值协同角度研究了网络众包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众包价值协同、吸收能力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网络众包价值协同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投机性行为影响着企业创新绩效。运用组织学习与创新理论,从开放式创新视角阐述了国际化企业投机性学习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向型创新模式能够提高创新绩效,但国际化程度负向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投机性学习行为削弱了内向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即投机性学习不利于提高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绩效。研究结论对于新兴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与国际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创新网络环境下合作经验、吸收能力、网络权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经验和网络权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合作经验对网络权力和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我国企业缺乏对合作经验的吸收和应用,从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因此,企业应重视积累合作经验,加强组织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合作创新网络这个聚集丰富知识、技术的平台,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