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新成果。农业产业链分工细化、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产品市场格局转变是联合体产生的3大内在诱因,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保障和实践反思是联合体产生的良好制度环境。其运行机制是通过产业联接提升规模集聚效应,通过要素联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利益联接让农民分享产业链收益,进而契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巢湖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实证分析表明,联合体实现了粮食产业链各经营主体联接,使品质契合消费者需要,增加了农户收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且运行绩效良好。应从培育各类经营主体、催化联接机制和建设政府服务平台等方面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业产业链整合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组织形态,现代农业竞争本质上是产业链竞争.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业产业链正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产业链组织化和一体化程度较低,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体系不健全,各行业产业链竞争力总体不强.今后,应把产业链整合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用产业链整合来统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发展等政策,并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分类推进.特别是要加强农业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产业主体,提升产业链一体化水平,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政策和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从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而近几年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失衡。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已经经历了30年,转型效果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对农产品的需要。而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必定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产品供给与改善农业环境两个条件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农业供给侧改革指出了一条明路。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有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则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高速而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性保障。  相似文献   

4.
徐全忠 《经济论坛》2008,(10):121-123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正在形成中的产业化经营组织联结着越来越多的农户,这不仅仅是经营方式的转变,而且是产业组织形式的演变。产业化经营组织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衔接为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机制,这是解决农业规模经济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组织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时期,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经营出现一些新动向。为更有效防范粮食生产经营风险,应重视土地经营行为、新型经营主体与资金配置行为、资本投资行为及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构建风险防范与转移体系,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改善资本经营模式,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信息化路径等措施,防御粮食经营风险,提升粮食经营管理质量,稳定粮食产能。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农产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有效供给不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在农业供给侧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企,国家为保护农民的收益,对部分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临储政策,致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农产品完税价,形成价格倒挂。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而我国农业在优质农产品方面严重供给不足。"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的消失,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供给侧面临的困境。要消除上述困境,需要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权属关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整合利用闲置土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进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链重塑,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升级,构建"互联网+"农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7.
德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州,是云南省唯一的粮食净调出州,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高,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查,农民收入增长慢,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繁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八大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四化"特征之间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间的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静态与动态的平衡关系,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农业人才短缺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领域改革的重要战略,福建漳州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选择漳州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具有先行示范的意义。文章以漳州为样本,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体系的困境,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都市周边是农业供需结构矛盾最为集中、农业功能拓展需求最为强烈的区域,加快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对于提升都市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都市农业仍面临产品结构供需错配、产业链融合发展不够、生产要素结构性问题突出及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因此,应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核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为核心完善要素供给,以三产融合和集约化经营为核心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培育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创意农业融资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农业业态,将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但是相对于世界各国创意农业的资金有效支撑和配给机制而言,中国创意农业亦正经历着一个发展的瓶颈,中国创意农业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意农业政策不够明确、农业创新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农业融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的创意农业融资机制问题引发的创意农业资金不能有效供给的问题,笔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系统动态和微观宏观两种角度分析其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趋势下,主导产业选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型升级是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确定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准则及权重,从而构建以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化程度为主要指标的区域内主导产业选择模型。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为例,得出各产业主导能力的次序,确定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从产业链、产学研合作、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等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对主导产业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选择模型能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和路径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工业经济开始起步的农业大县,依托农产品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开展涉农循环经济,在河南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在分析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和模式,从发展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刚 《经济地理》2003,23(6):791-795
目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已经形成,但还存在龙头企业不强,产业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不高,链条化比较松散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充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尽快把湖南建成一个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品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了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了安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意义,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安徽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从技术经济角度看,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应用多领域高新技术生产多类别产品、拥有多种功能的新型农业形态。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特别重视以下问题:全力推进近自然农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多级化、关联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建设,大范围推广循环农业,建立具有显著特色的农业块状经济,优化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组织方式,加速农业的人本化、社会福利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竞争力分析框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产品竞争力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以逆向比较分析为特点的研究农产品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框架把价格、质量、品牌和差异性作为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把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等作为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8.
齐冬梅 《现代财经》2008,28(3):13-18
实施与发展信息化农业供应链,须以信息为纲绳,以供需关系为纽带,将农村分散的个体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集约化投入与市场化配置,并形成分工合作的"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提供途径.服务型政府对于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具有重要的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靠政府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予以扶植、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协调是鲜活农产品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引入新鲜度因子和风险规避系数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由专业合作社和超市构成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了收益共享契约机制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及供应链成员风险规避行为对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鲜活农产品批发价随着新鲜度、收益共享率的增大而增大;零售价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批发价随着生产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要改变现状应通过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组织,提高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设计合理的收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协调供应链成员利益;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等措施,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20.
产业创新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在寻求新发展动能过程中,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耦合创新网络,形成以创新带动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比较传统产业创新链与新兴产业创新链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跨界耦合视角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创新链耦合机理,提出了产业创新链跨界耦合关系结构模式。各地政府应创造有利于形成跨界耦合创新网络的环境条件,通过产业创新链耦合战略,建立完善的创新资源耦合供给机制,创造新供给,在共生网络内形成创新驱动的双重动力,提高整个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