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在创新中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的技术研发整合转化能力、创新资源和企业文化、资源协同利用效应系数、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本、协同创新的利润分配比例和协同创新的成功概率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是有效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因为协同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存在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与其相关的政府科技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等应从更新观念、建立机制与搭建平台着手,加速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创新能力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企业仅依靠自身力量来满足客户和环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难。这些形势一方面体现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循环经济形势下如何开展协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从循环经济发展视角,系统探讨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协同创新问题,提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方面存在先天劣势,只有通过与其它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才能更有效开展创新工作,而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建立协同创新体系的关键。在研究协同创新模式和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产业集群科技型小微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网络化成长是当前复杂商业环境中一种重要的企业成长机制。本文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在企业群落层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化成长的三个不同阶段,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构建了"网络—成长阶段—网络资源—机制"的理论框架。最后,本文给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外部商业生态系统模型,为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界面管理问题,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协同视角,从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及功能结构维度探讨并选择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界面协同管理的序参量,简要分析基于序参量的合作创新界面协同管理原理,探讨协同管理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市场竞争力大小。基于可获得的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2006-2011年间有所提高但呈现出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创新作为一种使普通大众受益的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其关注的核心是弱势群体(或称边缘群体)。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是企业对新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旨在通过创造更多机会改善普通大众的社会及经济状况。从资本、资源配置、组织网络、委托代理、伙伴关系、企业家等角度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的影响因素,论述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其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小微企业往往重视技术革新这一“硬件”,而忽视商业模式创新这一“软件”,最终导致企业难以盈利。首先利用元分析方法提炼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14个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14个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企业创新人才状况、企业营销能力、融资环境、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公司战略改变、用户需求变更、合作伙伴变动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产品创新能力、流程创新能力、链条创新能力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层的根本影响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利用外部条件增加商业模式创新途径,而且要加强企业自身修炼以提升核心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困境、提高创新效率,以及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演化动力学模型,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框架和网络联结模式,利用竞争、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演化模型,分析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条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位重叠程度决定了竞争激烈程度,系统演化均衡条件是主体间分工程度高,且嵌入适度。最后,从价值主体和机构主体两个方面〖JP〗提出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进化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形成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针对物流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物流服务项目少、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组织机构不适应等问题,本文探讨了物流企业如何通过理念和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应树立合作共赢理念,与客户合作、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创新服务内容,为客户设计、开发个性化服务项目,注重服务质量,增加知识性服务;重视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创新,重视物流装备技术创新;建立鼓励并奖励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体系等。物流企业要获得创新成功必须将创新纳入物流企业的文化中,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地位及作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核心企业领导力的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梳理技术创新网络、领导力、核心企业及核心企业领导力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剖析和界定,运用理论探索和问卷调研方法,分析了核心企业领导力影响因素,建立了核心企业领导力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资源、网络能力、网络结构和领导者特质是影响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利益冲突的产生及其形式,并使用利益冲突曲线对其进行形象描述;通过分析与总结AIM联盟在协同知识创新利益协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相关领域对协调机制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完善、合理、可操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技术成果向经济价值转化、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的最关键因素。采用个案研究法,从创新链的角度考察多个环保科技创新项目,归纳样本企业创新活动特征,梳理样本企业在投入创新资源、构建合作创新网络、搭建创新平台、协调合作各方利益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此外,为降低企业协作创新中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及合作风险等,提出了从政府层面激励环保企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的少数核心企业控制和影响着大量非核心企业,但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成长也将影响核心企业和整个创新网络。结合沈阳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情况,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在企业规模、所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面临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技术水平、知识吸收、研发模式、企业控制力以及政策环境等均影响着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十年管理类研究中,企业间网络一直都是学者们关心的热点命题。随着企业间网络中非对称性关系结构及企业间“权力”的形成,企业间网络逐渐演变为模块化组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模块化组织中核心企业产生与运行过程中所需核心能力要素进行识别,在实证基础上展开典型案例分析,初步建立模块化组织中核心企业核心能力体系理论架构,推动模块化组织理论的持续深化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小微企业嵌入于创新网络中,通过自主性发挥网络构建与管理能力,进一步分享创新网络资源,提高创新实力。基于中国软件谷(南京)及相关创业孵化园246家软件企业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LISR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网络能力对嵌入性创新网络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嵌入性创新网络稳定性有利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嵌入性创新网络强度越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能力越强;(3)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能力越强,创新绩效提升越明显;(4)科技型小微企网络能力有助于促进嵌入性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迈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和发展理念已渗透到企业创新活动中。高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协同创新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间数字鸿沟的阻碍。从网络建设、网络环境、网络利用、网络人才4个维度构建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定量测度了高技术企业间数字鸿沟。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企业间数字鸿沟对协同创新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管理方式、战略目标、合作投入、团队分工、学习-吸收能力5条途径影响高技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途径是管理方式,其次是战略目标,然后才是合作投入、团队分工、学习-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于高校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入手,考察了高校社会资本借由高校与其它主体协同行为路径作用于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式,以及协同行为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校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协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高校社会资本越丰富,越能促进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进而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设计驱动式创新处于开放模式初期。因此,挖掘外部资源对于设计能力极为重要。以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同质性和网络规模为变量的协同创新网络包含提升设计能力的丰富资源。基于浙江省通信业250份问卷数据,构建“网络资源—能力—绩效”研究框架,对外部资源推动设计创新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联主体形成的文化协同资源能提升产品语意设计能力;联结外部科研、权利的资源投入能有效提升产品功能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