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从隐性知识转移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了系统的构成要素、要素特点和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非线性动力模型,解析了模型的平衡点,确定了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阀值。  相似文献   

3.
物流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促使物流企业通过物流联盟模式整合物流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质上是物流企业的知识积累。物流联盟的资源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共享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并应用博弈论分析物流联盟企业之间隐性知识转移,阐明了联盟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决策依据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可分为决策层、经营层、执行层、竞争者、债权人、客户等六个层次。企业各层次对知识转移的动机不同,在衡量企业各层次知识转移效率时应根据其各自的地位、属性及环境的差异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各个参数赋予不同的权重。本文同时给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通用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隐性知识流转是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社会网络是隐性知识流转的重要途径,而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是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首先概述了隐性知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在对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利用企业知识网络、社会网络分析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社会网络对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等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提出了现存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隐性知识特性、技术转移方式、技术转移双方主客观等因素的存在,其作用有所抑制。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的社会资本,对于这种知识的转化、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它使得技术转移双方通过频繁互动和便利有效的交流完成隐性知识的交换与转化。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的知识转移能力是区域创新和学习能力的关键。但由于创新主体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知识资本的功能。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要素间的知识转移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知识转移理论、创新理论和知识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知识网络创新路径的问题。通过博弈模型和仿真模拟分析,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网络创新路径模型。认为按照知识转移存量和开放度两个维度,知识网络创新可沿着3条非线性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9.
基于ISM模型的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找寻出在整个隐性知识转移中最为潜在的结构与变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本文运用ISM方法,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规范合理的分析,对各因子在转移中的载荷做了恰当的评价,以此为企业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并最终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周竹梅 《经济师》2003,(10):186-187
隐性激励理论产生于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被广泛应用于经理人市场的探讨中。文章通过对社会审计中委托代理关系的阐述 ,探讨了隐性激励在加强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并进一步分析了隐性激励所需的社会条件 ,期望建立完善的隐性激励机制 ,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和监管。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网络型知识组织成员跨时空的隐性知识交互逐渐成为常态。时空交错的复杂性和隐性知识的默会性使这一过程存在不可避免的知识损失,如何减少合作过程中的知识损失成为网络型组织知识管理的难点。界定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错时空合作的内涵,并进行分类和举例,运用种群生态模型对错时空合作的知识损失进行描述和解释,分析了知识损失与情境依赖性、知识共振性以及媒介还原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成员错时空合作知识损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染病模型"在隐性知识传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隐性知识传播机制的准确把握是对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在比较隐性知识传播过程及传染病传播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用"传染病模型"研究隐性知识传播机制的可行性,建立了员工隐性知识传播的"传染病模型",并模拟了华安公司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提出了提高该公司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过程中,需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以实现整体转移效果最优化。基于这两类知识特性,建立了隐性知识价值可验证时的供应链企业间多任务知识转移模型,研究了两类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并指出,供应链节点企业应根据两类知识各自的成本结构,结合自身和环境特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供应链知识转移水平。此外,还对导致多任务知识转移激励机制失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为确保知识转移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规律和隐性知识获取的渠道,在必要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数学模型。模型揭示了研发项目进展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时间路径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管理者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分享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作为典型的知识性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分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分享,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积淀保证。文章根据隐性知识的特性和知识分享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提出了建立分享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