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在依靠自身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一个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问题。本文就以沙河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例,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浅析解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四大煤矿城市、大庆、伊春等林区职工再就业及经济转型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之一.资源型城市社会问题集中,国有企业职工众多、社会矛盾突出、牵扯面广,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乏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等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只有通过经济转型,解决好资源型城市诸多的社会矛盾,才能有效促进国泰民安,才能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是中国资源型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资源开采的加剧,资源型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威胁.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更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财税政策在内的政策体系的支撑.而现行财税政策在财政补偿、支持接续产业发展、财政转移支付以及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方面存在问题.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建立政府支持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以及优化企业所得税、改革资源税、给予东北资源型城市增值税政策优惠、在东北试点率先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措施,以支持东北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正面临着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枯竭等多方面问题,如何谋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产资源型城市由于本身的特点和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城矿关系不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从实现其产业多元化、资源适度开发、企业集约化经营、注重城市环保和理顺城矿关系等方面来解决矿产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实现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地,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曾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盛极一时,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极大的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方向迈进,资源型城市亟需转型升级,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在中央和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仍存在多种因素阻碍其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因此,深入剖析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绿色财政领域的一项重大实践,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加快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成为驱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基于中国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显著提升了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与数量,在经过堆叠双重差分、两阶段双重差分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持的科技资源配置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提升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金融科技水平的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相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山西省柳林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转型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差异巨大,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有所差别。以我国107座地级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服务业2005—2015年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滞后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城市的特征与其区域分布、城市类型、经济增速和工业化阶段有关,尤其受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不应单纯提升服务业占比和片面追求服务业高端化,而应与其所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性,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各个过程都是作为一个有机体变化更新的特定阶段。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是经济中心城市的两个主要功能。两者不同的机理分别产生"城市病"问题和内城问题。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集聚效应要先于扩散效应发生,因此内城问题往往产生于城市化后期。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内城问题在表现特征上有着一些与"城市病"问题截然不同的方面,有其特殊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实践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该影响力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城市特征中存在显著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设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导致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下降、土地资源错配程度加剧以及生产性服...  相似文献   

12.
强化金融支持是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的诞生和发展,资金投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于矿业资源枯竭、产业接替不衔接等影响,此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问题.国务院2007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3月确立了首批12个国家典型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从金融视角看,结合区域实际,加快建设金融组织体系,增加有效信贷投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快出台倾斜性金融政策,多渠道地筹集转型配套支持资金成为金融支持资源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可促进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东北地区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前后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对此,成长型资源城市可在延长优势资源产业链的同时带动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成熟型资源城市应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衰退型资源城市可摒弃传统产业,形成以装备制造和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再生型资源城市可基于石化、钢铁等传统资源产业,向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多种产业并存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资源型城市因其碳排放数量多、强度大,未来面临更大的降碳压力。本文通过回顾中央及地方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政策实践,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资源型城市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的减污降碳效果。分析表明,2013至2019年间我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综合效率并未达到DEA有效。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叠加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低碳转型财政政策可持续性不强、财力不足、发展动力不够等现实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强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财政政策集成。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城市化经过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1949--1978年)j城市体制改革拉动(1979—1990年)、城市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1991--1999年)3个阶段后,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化主要存在失地农民、生态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均衡4个重大问题;未来城市化的新布局主要体现在深度城市化、低碳生态城市、组团城市群以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方面。微观上要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改革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中观上要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宏观上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大带小,构建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群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性历史时期,资源型城市财源建设工作要积极道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以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为工作中心,明确财源建设思路.在巩固财源建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促进经济绍构调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财政实力为中心,规划发展远景目标。积极制定政策措施,调整优化财源结构.增强财政发展后劲,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则政收入实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增长。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转型期典型的中国式"压力型"财政,对地方创新活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运用2004~2017年中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压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基准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财政压力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进而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验证了财政压力→技术创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进一步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财政压力的双门槛效应,在财政压力的不同门槛值区间,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降低趋势。未来需综合完善中国式"压力型"财政激励制度,合理控制财政压力的区间范围,助力技术创新以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多受制于城市可使用的自然资源,后期发展动力不足、依赖性强。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逐渐枯竭,自然景观的各种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迟早要面临的问题。旅游业则因其产业带动能力强、就业覆盖面广等优势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选择,本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能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5种空间计量模型,通过设置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了土地财政、金融发展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周围城市扩张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金融发展对周围城市扩张存在"虹吸效应",上述影响随时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土地财政与金融发展在推动本地城市扩张方面存在替代关系,但这种替代关系在不同地区层面、不同城市规模层面则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人口集聚是促使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绿化程度是抑制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城市扩张具有明显的"时间惯性",即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会对当期的城市扩张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云峰 《全国商情》2009,(24):14-15
资源型城市转型普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共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的分析,特别是对其转型的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一些整体方面的建议,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