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ina is the largest source of counterfeit goods. Both U.S. and European Union customs statistics pu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top of the list of pirated product seizures. Along with the remarkable growth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exports has come the growth of counterfeit product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present a full picture of the m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protection problems in China this article reviews Chines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attitudes toward individual ownership of IP under Confucianism and communism. Finally, the article presents a view of the current enforcement of IPR rights in China describing the major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rights owners. 相似文献
2.
自由贸易的新障碍:知识产权壁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一知识产权壁垒。它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下,比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歧视性和报复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应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关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深入了解研究WTO规则,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完善国内立法,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壁垒。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实施的战略。对知识产权的观察视角可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及制度理论,从理论和现实方面了解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同时,中国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提升服务职能等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须转变观念,切实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营销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特许权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运会营销的成功得力于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市场化运作,其中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和日趋完备的法律保护,为国际奥委会和各组办国以特许经营的形式运用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提高现代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Betty Yung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7(1):45-57
The common discours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sts mainly on utilitarian ground, with implications on the question of justice as well as moral significance. It runs like th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to reward the originators for his/her intellectual labour mainly in monetary terms, thereby 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originators to engage in future innovative labouring. Without such incentives, few, if not none, will engage in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the whole human community will, thereby, suffer because of reduced inventions. However, such utilitarian argument on piracy as de-motivation may not be necessarily justified. In fa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rrangement is one among different institutions concerning how the society may handle new ideas and creative works. In reality, private ownership over one’s intellectual product is merely a modern western concept that is being ‹advertised’ as being normative, which, by itself, is highly debatable. Alarming still, such normative argument assumes both justness and moral dimension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e whether such argument is philosophically sound. 相似文献
6.
在华跨国公司不仅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存在分歧,而且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使用似乎也有泛滥之势。本文遵循私益与公益相对平衡的原则,通过梳理、解读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典型行为,借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等,对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对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制度为科技创新创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动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能够为创新提供智力资源.并且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技术创新始于决策,其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企业其它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不同的创新决策机制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效果。知识产权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决策机制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文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1-43
产权制度是划分和界定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规则.它作为人们某种共同价值标准的物化形式,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伦理诉求.在对产权和伦理的内在关系、产权的人性基础、正义规则及其主体责任等方面比较全面深刻的解读后,发掘了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helps to clarify and articulate the ideological, legal, and ethical attitudes regarding software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viewed as IP from both eth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s. The size and growth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 suggest that large profits are possibl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sale of software.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open source movement, fuel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suggests another model is possible. The
large number of unauthorized copies of software programs suggests that many people do not believe in laws regarding software
copyright. There are many and varied views of software as IP, even with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IS) profession. In this
article, four distinct subgroups of IS professionals are identified.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four subgroups and their respective
ideological views on software ownership; it explores the subgroups’ attitudes regarding software laws; and finally, it explains
the ethical positions embraced by each subgroup. 相似文献
11.
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作为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大市,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开展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贸易主动权与利益分配格局。本文通过对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现状的阐述,并从宁波企业出口侵权产品及出口产品侵犯宁波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两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加强宁波进出口企业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产权市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产权市场建设和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文章认为,产权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市场交易主体的培育和规范,对交易客体的评价和确认以及交易中介的建立和规范等三个方面;国有产权出让具有一般性,它要求国家行为必须符合市场规则,也具有特殊性,是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培育产权市场和规范产权市场等三重作用;国有产权存在、运作和管理具有双重目标,即赢利和宏观调控,两目标如何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不可同时实现时如何取舍等是现实的决策和操作问题;国有资产的评估价值只是交易价格的参考,资产值多少钱仅是评估问题,而资产能卖多少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国有资产产权瑕疵、职工补偿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等必须靠政府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并非一个国家的天然禀赋,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能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和提升一国的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和作用日益显著,培育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对我国改善贸易环境也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支撑点,我国企业应从战略层面考虑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从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投资中获得巨大收益。第一,制定并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利地位;第二,设立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第三,积极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第四,结成专利联盟或通过交叉许可与其他企业达成互不起诉协议;第五,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第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通过立法对传统民族手工艺进行保护,但至今传统民族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仍令人担忧。我国在传统民族手工艺方面的立法工作虽然在逐步加强,法律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但同时目前出台的相关法规对手工艺的保护大多局限于物化样态,在与手工艺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手艺、稀缺遗产与资源、多样的艺术形态、文化环境和生存空间方面的保护相对空缺,亟待完善。我国应加强对传统民族手工艺的立法保护,加强对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司法保护,以此解决中华民族手工艺外流所产生的继承与保护问题,更好地促进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盟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摩擦中,知识产权保护冲突日趋凸现,纠纷日益增多,导致我国企业遭受巨额损失,如何应对欧盟的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欧盟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改进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无形资产本质:以知识产权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法学理论对无形资产的“无形”二字、土地使用权以及商誉进行分析,认为“无形”二字无法涵盖无形资产之本质属性,知识产权概念更能揭示其本质;其次,认为土地使用权应当与其他用益物权合并,商誉的本质仍旧为知识产权。最后,在对资产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资产”替代“无形资产”概念,以便适应时代对会计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在于进行知识产权变革,重点在于优化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推动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合理协调,政策、措施衔接配套,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社会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与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潜在的动力,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以制度促能力,以能力带发展;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化特征凸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加剧,国际市场及利益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策略,是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揭示了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特点。日本在不同时期根据本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采取了不同的但最符合本国利益需要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日本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日本限制专利的权利范围的专利政策有利于技术扩散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日本政府在知识产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日本政府和本国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日本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对于构建中国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