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是分配制度中两种重要的分配方式。二的关系是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本将致力于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新视角分析按资分配对按劳分配作用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按资分配正日益普遍,致使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不对称、即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和剩余价值社会化的矛盾已成为令人困惑的理论难题。因此本文进行了全新的探索:①阐明按资分配中的“资”是一种通用的生产要素;②首次揭示劳动工具对人类活劳动“吸收──储存──转移──释放”的重要功能和创立“间接活劳动”的崭新概念;③分析了“间接活劳动”通过劳动工具及其泛化形态创造价值的过程,重新界定了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与内容,对价值构成提出了新的“三位一体”观点;因此,新增财富的按资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是按间接活劳动分配。  相似文献   

3.
(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并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杜会主义分配理论上确实是一个突破。因为我们过去承认按劳分配。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和规律;或者说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资本主义是按资分配,把二者在形式上对立起来。实际上,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所分配的并不是同一的产品部分,按劳分配所分配的产品是V,即可变资本部分,而按资分配所分割的是剩余产品,即m。二者是对应不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践的推动,特别是由于吸引外来私人投资,而投资是要获得回报的,我们才不…  相似文献   

4.
按资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分配原则,现已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为了存利去弊,充分发挥这一分配原则对发展现阶段生产力和繁荣商品经济方面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按资分配的变动、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的效应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按股分红既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资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的一种基本形式.按股分红属剩余产品分配范畴,其分配依据是股权.它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生产逐渐集中的伴随产物.其实质是对生产集中过程中让渡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价值补偿.  相似文献   

6.
智力资本参与分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林 《经济师》2005,(4):72-73
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宝贵资源。智力资本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通过确立智力资本的分配地位 ,建立智力资本价值评判体系 ,实现智力资本的按“资”分配。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存在的三大矛盾是:(1)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矛盾;(2)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矛盾;(3)按劳分配与平均分配的矛盾。本文分析了这些矛盾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背景,并指出,它们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8.
“按权分配”:一种非经济化的分配方式高缅厚,高静波改革以来,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内部资产的多元化,我国的分配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按劳分配的独占性被取消,按资分配的合法性被确认。事实上,当我们透过云横雾绕的社会经济现象时,就会发现,在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学术界在商品价值、社会财富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取得共识。为了清晰地使有关价值、财富与分配的各种现象和本质联系都可得到圆满的科学说明,笔者提出“新四说”: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活劳动价值说;全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创造社会财富或商品使用价值——全要素财富说;多种产权关系决定按资和按劳等多种分配方式——多产权分配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是要素所有者创造价值和财富并据此参与分配,而实质是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按要素贡献的分配形式与实质说(按贡分配形质说)。  相似文献   

10.
分配表面上看在生产之后,其决定恰在生产之前。资源的占有是生产的前提,而这种占有所支付的代价正是资源提供者的报酬。因此,结果必然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不过是美好理想中的乌托邦,对按资分配的恐惧并不能使乌托邦变为现实,我们最需要的是正视现实。  相似文献   

11.
市场在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时,会考虑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各方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让承担较高风险者获取较高的收益率。但这种风险必须是与社会财富的创造相关的风险,并且必须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必要承担的风险。与资本和劳动这些分配要素不同,风险只是分配的调节因素,调节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具体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12.
按劳分配的博弈分析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在一个区域里的主次地位 ,决定于所有者与劳动者博弈双方的力量比较以及宏观分配政策调整程度。按劳分配方式及其位次的确定 ,决定于各层次劳动者博弈多方的力量比较、所有者的价值偏好以及宏观分配政策调整程度。为更有效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较优统一 ,应当建立合理有效、高灵敏度的宏观分配政策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股份经济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方式也呈现出多种形式,按资分配的比重有很大增加。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生产结构体系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结合经典作家的论述提出一个在公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新的商品价值构成公式:W=C+S+P,接着就它反映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之间的历史逻辑演变进行了论证性阐释,并对这个演变过程的中间环节——劳资共享分配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结合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按资分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随着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我国分配领域中原有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息、股息、红利等按资分配在整个社会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一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然而,其中某些论点和结论却缺乏实际和理论根据,因而难以在理论上站得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改革也正是从分配入手,把物质利益原则引入社会主义分配领域,把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在个人关心基础上,把个人的劳动所得同其所作的贡献和企业经营成果挂起钩来,赋于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如何处理好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的关系,是正确解决分配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呢?还得从最终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来衡量。采取哪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就应当采取那种分配方式。这么说,是不是只讲刺激性原则,不讲共同富裕原则,只讲效益,不讲公平呢?不是的。就按  相似文献   

17.
浅析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原有的分配格局发生变化,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因素,也有历史遗留和改革开放的新增因素,还有体制以及政策执行中的因素等等。客观而全面地总结分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和对策,事关全国13亿人口的切身利益和整个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股份合作制的特点股份合作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劳动者共同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投资和劳动收益,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新型集体所有制生产关系形式。目前,我国存在的股份合作制主要来源于三种渠道:一是由若...  相似文献   

19.
李洪安 《经济师》2000,(11):135-135,203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按劳分配理论制度的重大突破、创新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的改革背景下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有效分配形式。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迅猛 ,重视和研究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显得极其重要。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必要性生产要素的基本经济涵义是指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所有生产要素 ,包括劳动力 (又叫人力资本 )、资本 (含土地、房屋、机器设备、资…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股份企业的股息、红利这种分配形式,是依据股权的多少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资分配”。但是不能由此就认定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股票的另一部分持有者是职工。职工的生活主要来源是劳动收入,股息和红利只是职工提供资金的报酬,是社会对其支援国家建设的一种物质鼓励,其性质与银行存款利息相类似,可以看成是劳动者昨天所创造的属于个人消费的那一部分价值,拿到今天或明天去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