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游的稻作起源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达人 《中国农史》1996,15(3):29-32
关于中国稻作的起源,目前不下11种观点,这些观点涉及的起源地长江下游、华南、云贵高原等大都是独立的,表明我国稻作为本土多中心起源。在各起源地中,又以长江中游的稻作遗存最为丰富,说明该地区后世稻作生产的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绪球 《中国农史》1996,15(3):18-22
长江中游是目前全国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最多的地区。1992年有关统计,在全国各地发现和公布的99处史前稻作遗存中,长江中游就占了41处。在这些遗存中,湖北城背溪、关庙山、屈家岭和湖南彭头山、皂市等遗址的发现特别重要,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关庙山遗址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经济属于典型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类型。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发展水平及特点并不一样。要对关庙山史前稻作文化作出客现而科学的评价,大致了解整个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乃是不可缺少的。本文欲综合有关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对此作一比较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进入了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要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12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和全面展开三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但客观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初步改革并未深刻触动信用社体制本身,与改革的初衷和目标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信用社仍未摆脱困境。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古代的高粱栽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毓周 《中国农史》1997,16(4):106-108
关于中国古代的高粱栽培问题范毓周中国古代的高粱栽培问题在农史学界争执不一,迄无定论,大多认为时代甚晚,至少在汉代或汉代以前未曾出现。本文根据考古发现论定最早的高粱栽培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继续栽培,两汉时期由中原地区渐入边陲,传入东北,形成...  相似文献   

6.
再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从中长期看,中国国内生产的粮食总量难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中国人口众多而且与年俱增;水资源、能源、耕地缺乏,加上生态破坏;生产规模细小,成本较高;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技术的推广难度较大,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在一定时期内,靠现有农业条件从国内生产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是有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合算。另外,政府财政金融对农业的支持较少且不到位。负担过重,收入过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农业的投入。虽然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但远远没有脱离贫困。即使将现有全部农作物…  相似文献   

7.
8.
再论长江确实有变成黄河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正确的领导下,在百万军民严防死守的大无畏的精神拼搏下,终于取得了全面的伟大胜利,灾区人民已开始重建家园的工作了。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S千余亿元。洪灾过后,吸取教训,应从根  相似文献   

9.
再论中国粮食消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粮食消费的短文,提出如何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大搞粮食加工增值以及提高营养价值、提高居民消费质量等问题。这几年,各方面情况变化较大,特别是这些问题牵涉到“三农”问题,因而有必要“再论”一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率先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短短五六年时间,就使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以此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崛起。但是,自1984年农业登上了历史新台阶之后,却出现了近几年来连续滑坡、徘徊的严峻形势。是农业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吗?是农村改革出了什么大偏差吗?不是的。根源在哪里呢?不少人归结为农业投资减少,求利设施老化,农用生产资料紧缺,农业科技力量不足等等。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直接原因,而在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水木 《中国改革》2003,(10):57-57
袁隆平小档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年自然灾害,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空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饿得浮肿起来,无力走路,无神看书。正是有了这么一段切身痛苦的经历之后,袁隆平才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作为一个学习农业科学的知识分子,应该怎样为在中国的土地上消除饥饿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
再论"三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如何解决,理论界更多的提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来进行战略转移的思路。而对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不充分的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走向何处的现实问题却缺乏论及。本文试图在分析发展经济学各流派对劳动力流动原因的分析思路和结论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海洋,被称为“我们最后的资源”,给了人类巨大的希望,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陆地这个绿色国土相对应,人们把海洋称之为蓝色国土。开发蓝色国土不应重犯开发绿色国土的错误。《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我国海洋开发的战略目标为:“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部开发中若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大开发中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探讨,如大开发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内需还是缩小差距,大开发的重点是浆开发还是其他产业开发,大开发的战略是木桶效应还是断指效应等,作者对上述问题申述了自己的观点供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郭书田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人们常说,中国人口的80%是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民群体。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但是“九五”期间 ,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却逐年递减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 0 %,1997年为 4 6 %,1998年为 4 3%,1999年为3 8%,2 0 0 0年仅为 2 1%。近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下降 ,还只是农民收入问题的表象。问题的严峻性其实主要在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连年减少。据《南京周末》报道 ,在 1998— 2 0 0 0年这 3年中 ,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入是每年递减的 ,1998年比1997年减少 30 2 5元 ,1999年比 1998年又减少5 7 4 2元 ,2 0 0 0年比 1999年再减少 4 3 94元。因此 …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丝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兼论中国养蚕起始时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斯 《中国农史》1993,12(2):86-92
中国丝织技术和人工养蚕技术的出现都是私有制催生下来的产物。丝织技术不可能产生于纺织技术出现之初,它是纺织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纺织工具得到进一步改进之后才出现的。人工养蚕技术的产生,不仅与丝织技术的产生有关,而且与最初的家畜家禽饲养业发展有关。从绝对年代上讲,中国丝织技术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的发达时期,已有5700年的历史,而人工养蚕也大致可追溯到这一时期,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也有5500年的历史。中国丝织技术的出现与人工养蚕技术的出现在时间上几乎是相继发生的,其间隔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山、水、林、田、路、农、林、牧、渔,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建成了一大批标准农田,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基本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以粮、棉、油、肉为重点,广度开发同深度开发结合,增加了农业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强化了农业基础地位;论证——规划——开发紧密衔接,提高了农业开发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目前,正值“95”计划的起步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本世纪末,21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叶磊 《中国农史》2021,(1):22-31
近世日本的传统暖地稻作技术(1)是为应对暖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而诞生的一种特色水稻栽培方法。其中,稀播疏植核心技术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暖地气候所带来的秧苗徒长、过繁茂化等问题;合理排灌、高肥栽培、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的应用有效确保了稻田的水肥供给和虫害防治的效果;而暗渠排水、干鰯肥田、鲸鱼油防虫等措施则极具日本地方特色。从技术的实施效果来看,传统暖地稻作技术实现了水稻的稳定高产和瘦田增收,对于当代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与同时期清代中国的比较发现,日中两国在水稻用种、插秧规格、稻田灌溉等方面的做法较为相似,即两国都主张通过稀播疏植,精细管理的方式来发展稻作生产。基于比较结论和种种史实,我们推测日本这一技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受到清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