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预算制度是理解政治与经济体制之间相互关系以及这相互关系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研究预算制度变迁是洞悉历史演变的必经之路.本文由预算的起源开始,首先分析了预算制度的定义,然后在对制度变迁的步骤和原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之上,剖析并归纳了预算制度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WTO制度约束着其成员方政府贸易政策的选择行为,而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以及区域性的贸易政策对WTO制度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对WTO制度的实施和变迁产生影响。这种反作用突出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特定的贸易政策影响WTO的合法性,二是特定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引发WTO制度的变迁。中国作为世界性的贸易大国应充分研究这种相互关系,以在WTO制度变迁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预算制度越来越重视。鉴于此,文章介绍了国外业绩预算、计划项目预算以及零基预算三种预算制度的变迁过程,并重点介绍了零基预算制度的内涵以及优点,分析了美国零基预算制度对我国预算制度的启示,希望可以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纽成部分,马克思对制度变迁的深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主体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萧条的日本经济与困境中的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步入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分析其原因,从日本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得出: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经济结构及制度的良性变迁,是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萧条的根本性原因。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当经济规模扩张之后,政府因结构及制度调整的成本增加,其结构及制度调整的动力日益弱化,并最终转向了以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结  相似文献   

6.
隐性就业现象是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隐性就业现象被看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也是职工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出现是有利也有弊的。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隐性就业现象的制度变迁和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俄罗斯等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各国所追求的目标、所采取的路径、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绩效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经济制度变迁的目标、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制度变迁的绩效等几个方面对各国情况进行了具体比较分析,试图找出它们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是把技术与制度视为外生变量。在回顾了有关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之后,总结了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引入路径创造理论来破解路径依赖及锁定。文章最后提出,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解放后西藏草场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大的变动,其中,有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有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总体上看,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都取得了较优的绩效,如家庭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但由于制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西藏牧区草场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牧区草场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控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预算管理,资金预算则是财务预算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是紧密结合财务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资金收支情况的预测。提高资金预算管控能力,规避资金运营风险,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机构成。本人就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不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的相互性郝希亮在讨论制度变迁的文献中,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的相互性,是非常诱人的论题。对经济运行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变迁还是技术变迁的争论,虽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但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制度变迁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已占上风,这主要归功于一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不同于诱致性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基层组织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模式。文章通过对南岭村两次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了南岭村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及基层组织、权力中心和村民二方之间的博弈过程,并且说明了权力中心对基层组织白发制度变迁事后追认的理由,最后论述地方精英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由本文得到的启示是,政府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原则,更多的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发挥地方精英的作用,进一步搞好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光 《天津经济》2006,(1):77-78
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表明,一个良好的公共预算制度是建立高效、廉洁和公正的政府的必要条件,而一个高效、廉洁和公正的政府,又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的前提。英国之所以能在近代世界史上脱颖而出,在欧洲争霸战争中获胜,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发源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提炼出了路径依赖形成的基本原理,其基本要素包括多样化的可选路径集合、历史小事件和各种各样的自我强化机制。其次,根据因果关系,将路径依赖的各形成原因或自我强化机制划分三个层级,这是创新点之一。再次,以这些层次化的原因为基础,分别系统地论述了某一经济变迁过程中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原因的分析框架。最后,以时间为轴,论述了该经济变迁过程中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形成阶段的划分,以及二者在总的路径依赖效应中主导权的交换,这是创新点之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微观层面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中主动性较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形成过程,其变迁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当前中国亟需建立企业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初晓 《辽宁经济》2008,(2):30-30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体现着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向,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府行为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无论是在政府职能转变抑或在公共财政制度的构建中,政府预算改革都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现行的部门预算虽已基本具备现代预算的雏形,但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能否深入推进政府预算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直接关系到政府改革及公共财政改革的最终成败。而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几百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推进政府预算制度建设,必须与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配套进行。因此,大力推进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必须贯穿民主与法制这两条主线,全面提升政府预算制度的法制化和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框架1.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①而制度变迁则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目标模式)对另一制度(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和新旧制度的交易过程。实际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但由于边际收益递减,生产最优规模的约束条件是边际转换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相应地,实际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等于制度的边际收益。作为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经济史上创造了神话,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法律制度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以作为一个分析角度。从历史来看,日本的法律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第一次是大化改  相似文献   

20.
董琳  梁屯 《中国经贸》2014,(13):89-91
产权制度作为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核心,本文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进行分析,以兰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探讨改革措施和存问题,进行法律思考。集体林权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新制度逐步替代了原有制度的一个变迁过程,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村民经济意识的增强,法律意识的觉醒,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是以兰坪县为研究选点,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从社会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历史性角度,探讨产权和产权制度的转化和创新过程,并从法律社会学视野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