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制造业创新和支撑制造业集聚三个角度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且通过空间外溢辐射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长期趋势稳定。FDI、城市交通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先进制造业集聚、专业技术人才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辅相成.采用区位熵指标、基于中国分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专业技术人才集聚有利于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区收入水平增长与生存成本上涨对不同地区集聚的形成影响不同,其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并不受制于用工成本压力,随当地总体收入水平的上涨集聚效应反而会有所加强,中西部欠...  相似文献   

3.
集聚化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为了促进集聚的形成,有必要对影响集聚的因素进行分析。文章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Eviews6.0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城市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呈正相关性,政府规模呈负相关,信息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分工体系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相关,二者在空间中具有协同定位效应,在现实经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结合山东省2004-2010年17地市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效率提高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制造业效率的提高,而且可以提升周边地区的制造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发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也就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会由抑制作用转变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采用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协同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影响。(2)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在中、西部为促进作用,在东部呈抑制效应;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非线性影响存在于东、中部地区,在西部为负效应,说明要素拥塞和“路径锁定”效应存在。(3)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合理化水平提升,科学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级化有促进作用。(4)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在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影响中具有相反作用,前者为正,后者为负,工资水平和政府支出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而高级化则受市场化程度、消费水平、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河北省11个地市2002—2015年个体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得出规模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加速制造业升级的结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培育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加速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浙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浙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技术联系不断加强,已经进入了高度互动关联的阶段。应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各自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从专业化和多样化层面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样本检验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沿海省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小企业。在作用机制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而多样化集聚则通过加快要素流动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制造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运用1999—2008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溢出效应,并基于不同要素密集类型制造业和三大经济带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FDI是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的正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不显著。(2)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效率前向正溢出效应最强,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生微弱的后向正溢出效应。(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正溢出效应,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地区与之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生后向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择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和区位熵三个集聚测度指标,从总体水平、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三个维度分析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及其特征。测度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高于服务业整体的集聚水平。从行业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各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别,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最高。从区域视角来看,福建省各地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势正在形成,但地理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7.
以珠三角9城市2000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发展生产服务业对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因而这些城市应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出发,对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显著的相互影响作用,装备制造业增长对生产型服务业增长具有较高的弹性(弹性系数为1.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