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权分离的理论依据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在法律上谁就拥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经营权是指对生产资料使用和支配关系的法律表现。生产资料归谁使用和支配,在法律上谁就拥有经营权。可以直接指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权与经营权二者的关系是:所有权决定经营权,经营权从属于所有权。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可以是统一的,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彼此分离。两权分离即表明所有者通过各种形式转让经营权,并不改变所有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企业法已明确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具体规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搞活经营的关键。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要从根本上解决承包经营者责、权、利不能统一的问题,承包经营的最终结果是要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公司目标万人保”的局面,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企业鼓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企业形态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本身的财产权利制度构造得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如何。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明股份合作制企业财产权利的一般结构,即所有权与产权的构造。一、股份合作制的本质界定总的来说,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以财产权利为基础的制度和功能的优化组合与适度嫁接。从财产权利的角度看,股份合作制同股份制和合作制这两种企业类型有所区别。在股份制企业中,制度安排通常把所有权主体和产权主体分离开,致使所有权与产权主体为两个不同的财产主体所担任。这样,出资者被制度“剥夺”了经营权,站在经营领…  相似文献   

4.
托管经营通常也称为企业托管经营。所谓托管经营就是一个企业的产权所有者通过法律形式把经营管理权交由职业性的、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偿经营,以使经营价值和企业效益最大化,并进一步明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种经营方式。 从对托管经营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托管经营的进行应涉及到企业经营权的转移,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责、权、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问题,而其本质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界定。这种重新界定虽然提出了关于产…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主导范式下的两权融合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权与经营权如何配置是影响和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制度问题,两权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将从根本上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从整体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制度安排有两种范式:一是物质资本主导下的传统制度范式;二是由人力资本所主导的新生制度范式。人力资本主导范式企业的两权配置需要实行人合物离模式,具体为:需要以人力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融合为配置基础,在此基础上由人力资本主导的极致分离物质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结合。人合物离模式集成了两权分离与两权融合两种配置模式的优势,将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其精髓在于该模式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利为本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主流终极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赋予企业以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其理论基础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这给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一,企业对于多余闲置和不适用设备的处置权是否侵犯了所有权?其二,企业对于所有权不属自己的固定资产的维护程度,如何去进行考核?其三,谁代表所  相似文献   

7.
林其屏在《企业破产问题之我见》(载《经济体制改革》1986年第一期)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但这种分开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其区别在于: 1.社会主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是从宏观上来讲的,即企业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经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沿着“两权分离”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济总承包、二步利税法、价格双轨制等,企业经营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仍然没有走出亏损的困境,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展艰难,长期效益低下,活力不足.症结到底在哪?现在看来,莫不同产权关系不顺有关.简单说,产权即财产所有权.在“两权分离”理论下,产权是所有权将经营权分离出去后所保留的财产的占有、支配、收益、处分等权能.产权关系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所体现的权、责、利关系.国有煤炭企业产权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政府仍然是企业产权代表,所有权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经营权缺乏所有权的依托和约束.  相似文献   

9.
错用一人 1.2亿化为乌有 台湾总源沙拉油公司是台湾最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1973年公司所有人陈书友为使企业管理现代化,决定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己只任董事长,聘请日本中川担任总经理,全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社会责任如今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也并不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很清楚的。众所周知,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由于把国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是很不全面的。近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生产的发展,由于坚持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逐步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企业预算约束硬度、利益刺激强度等三个方面,分别对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作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比较。作者认为,现行的各种经营形式在各自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矛盾性。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其主要途径是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为企业创造公平的、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其必要途径是解决好国有资产代理人的财产约束问题,从而使现有各种企业经营机制有效地体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连接;其重要内容是在突出经营责任和利益刺激的同时,妥善地解决好职工当家作主的问题;同时,改善企业运行环境,以迫使企业行为长期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 ,从而需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企业治理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企业治理之所以成为必要 ,关键在于现代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即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 ,委托人和代理人由于自身利益的影响 ,一般具有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 ,存在不同的效用函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由于契约是不完全的 ,并存在代理人“逆向选择”和“…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中国企业特色所决定的。形成国有企业中客观存在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即是控制企业的二主体。控制二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一致,是造成国有企业集团会计信  相似文献   

14.
一、股票期权计划及其作用 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权及所有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将资本委托给经营者经营,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激励机制问题,这就导致对经理人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滚动承包的含义、基本原理和特点滚动承包办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五年计划为依据,把年度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逐期向前滚动,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以经济责任为核心,保证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6.
试析煤炭企业经营者利益激励机制的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张正堂陶学禹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当前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代理人———企业经营者以委托人———所有者的目标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看,其产权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所有者的基本权利,或称狭义所有权,主要包括剩余索取权、了解权、审核权以及对其财产(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股票)的转让权,这是所有者产权的核心;第二个层次是控制权,主要包括决定企业领导成员人选,决定或批准企业的经营目标、方针、计划,决定或批准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资金筹措方式,并就企业的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等等;第三个层次是经营权,主要指生产经营的指  相似文献   

18.
按市场规律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河南省丹河电厂厂长兼党委书记王建宽1993年初,河南省电力局在我厂推行内部独立法人试点,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相对分离的原则,赋予我厂生产决策、物资采购、人事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经营权利。我们从改善内部经营管理看手,...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城市各种资源配置的载体。由于多年来城市政府未能按照资产经营规律对土地予以经营,致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在城市管理概念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经营”,已经引起了城市政府的重视。城市政府经营土地主要是指政府在保留城市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等相关权利的市场化运作,解决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城市发展无序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渡过创业阶段、完成了资本积累的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问题,这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企业在创业之初,基本上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一体化的体制。然而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必然会发生。咨询顾问在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发现,不管什么类型企业,在二次创业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私企老板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某种“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