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场非典拉近了人们和醋的距离。人们蜂拥抢购平常再普通不过的醋,什么陈醋、米醋,只要是醋,统统拿来,先蒸后熏,让醋的原子、分子飘散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亲密接触。如今到了后非典时期,醋的抢购风潮已成为历史,但除了醋的杀菌功效让人记忆深刻外。醋的诸多好处也纷纷被挖掘出来,什么降血压、降血脂,还有美容养颜等等,使酸溜溜的醋显得更加可爱起来。  相似文献   

2.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些冲击,在冲击过程中,居民的消费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举动,在一些省市出抢购商品的现象,如:抢购板蓝根等防治"非典"药品,抢购食盐、醋等日常生活用品.造成这种抢购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非典"疫情,但这只是一个外在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3.
2003年初,“非典”开始在广州蔓延。为了给家里消毒,市民们常在各大超市排起长队,抢购白醋和各种醋饮,有些商店的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什么不开家“醋吧”呢?小林在心里盘算着它的成功率有多大:现在国内几乎没有一家“醋吧”,不存在竞争;因为出售的是“健康”和“时尚”,利润空间也很大,比如每瓶原汁贵妃醋18元,能配出10杯醋饮料,一杯醋饮中加冰块、果品,就可以卖18~20元,每杯至少获利15元。  相似文献   

4.
一"醋"即发     
2003年初,"非典"开始在广州蔓延.为了给家里消毒,市民们常在各大超市排起长队,抢购白醋和各种醋饮,有些商店的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什么不开家"醋吧"呢?小林在心里盘算着它的成功率有多大:现在国内几乎没有一家"醋吧",不存在竞争;因为出售的是"健康"和"时尚",利润空间也很大,比如每瓶原汁贵妃醋18元,能配出10杯醋饮料,一杯醋饮中加冰块、果品,就可以卖18~20元,每杯至少获利15元.  相似文献   

5.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赣州市物价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筑就了一条坚不可摧的价格防线。将借防治非典哄抬物价、乱收费的行为拒之门外。至今,全市医药、器械、卫生材料和相关食品、副食品价格稳定,更没有出现抢购粮油及其他商品的现象。人民群众对此感到满意,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首都商业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保障供应,稳定市场。4月份,北京市曾一度出现了抢购风潮。但是,商业主管部门通过各方组织货源,快速应对,仅仅30个小时之后就平息了风波。另一方面,坚持营业,稳定人心。尽管百货业遭受重创,但各大商场边防非典边营业,没有一家歇业。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时期,受“非典”疫情的影响,陕西11个市区和部分县防治“非典”医药用品及部分人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异常波动,西安、榆林、延安、安康等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争购防治“非典”的医药用品和食盐、面粉、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现象。 导致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非典”疫情的恐慌心理加剧,出现了争购相关医药用品、储备生活必需品的非理性消费苗头,群众购买力一时的大量增加,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二是人们对非典型肺炎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够,容易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诱发大规模的抢购风潮,这种现象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县城及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三是不法经营者借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大发灾难财。  相似文献   

8.
洗过效果会更好 防范非典,很多市民都戴起了口罩。可有人一次抢购几百只口罩,声称“口罩戴一次就没用了,最好马上扔掉”。“这种说法没有依据”,上海市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成员、  相似文献   

9.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2):14-15
尽管紧张过一下子,严防死守下的SARS病魔还是在广州的晴空下打了一个唿哨,然后绝尘而去。2004年的中国人,心里就挂着一丝对2003年早春满街抢购醋。板蓝根和白色口罩的恐慌性记忆起步出行。  相似文献   

10.
“非典”疫情肆虐 市场价格波动 羊年伊始,一场由广东发病的非典型肺炎疫情陆续向中国内地扩散,北京首当其冲。四月份以来,中国“非典”疫区由广东、香港、台湾扩大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等地。四月中下旬疫情迅速蔓延,中国内地20余个省区市程度不同发现“非典”病例。 据中国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今年4月29日公报,截止当日10时,中国内地累计非典病例3300例,香港和台湾分别为1572例和353例,疑似病例共计2325例。累计死亡人数已达299人。北京的疫情在严重扩散的同时,非典病例仍继续新增且居高不下。陕西也累计发现8例非典病人,疑似病例累计27例。 受“非典”疫情影响,陕西11个市区和部分县市出现了防治“非典”医药用品和部分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异常波动。西安、榆林、延安、安康等地发生了局部商品抢购风潮。一些见利忘义的违法经营者趁机散布谣言,哄抬价格,大发灾难财,导致全省市场物价出现大面积上涨。“非典”用药暴涨,食盐、面粉、大米、食油等生活必需品也程度不同出现涨价和抢购。市场部分商品一度出现断档脱销。少数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把12层口罩卖到10元一个,84消毒液(500克装)每瓶20元,有的不法厂商还见机以次充好,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海啸,世界突变,让人看不清楚前路;需求缩减,订单缩水,外贸首当其冲,外贸人也风光不再。 靠职业免疫力来应对变化 金融风暴让我们的过往经验都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失去了信心,变得迷茫。这让我回想起来2003年的那场“非典”。SARS肆虐,病例人数每日都有增加,许多人走在路上都疑神疑鬼,不知道周边哪一位路人可能就是潜伏带菌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任嵘嵘 《商业时代》2003,(18):15-15
“非典”这场灾难的突然降临,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消费,对消费品市场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据了解, “非典”期间,大商场客流量明显下降,抢购高潮形成的消费透支将逐步显现。据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华联商场、金原商场、天洋购物中心等10家大型商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5月1日-7日,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34.0-70.7%不等。客流量下降90.0%。 而与此相反的像保龙仓、艾欣、家惠等大型超市则出现了销售持平或上升的现象,上升1-15%不等。对于一些小型便利  相似文献   

13.
在4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预防“非典”中药处方后,许多地方出现了抢购预防“非典”中药材的风潮,一些中药材市场的不法分子趁机哄抬药价、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国家工商总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药材市场药材质量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工商明电[2003]10号)。各地工商机关按照部署,采取严格措施,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借防治“非典”名义从事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维护了中药材市场秩序。一、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强…  相似文献   

14.
非常时期是指由于人类、自然等活动的异常而引起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生活秩序的非常运动,是因为战争、温疫、洪涝、地震等较大范围内的灾难,而影响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其典型的表现是价格的异常波动。我国大部分城市今春以来发生的非典疫情,引起预防非典类药品及相关商品价格暴涨就是非常时期的表现,诱发了抢购风潮。  相似文献   

15.
赵丹 《工商之友》2003,(3):28-29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乃至方式,更刺激、影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轨迹。近日在博鳌的“SARS宇亚洲经济”研讨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将非典的影响总结为“一个铜板的两面”--在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遭受打击的同时,非典却刺激了传媒、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龙永图因此呼吁,探索非典后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一场来势汹汹的非典疫情,使这个本应阳光明媚的春季蒙上了一层灰色遭遇非典,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企业,也和人一样.不得不直面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经历非典.我们选择了旅行社,一个在非典中遭受最沉重打击的行业;我们用最真实的人与事,记录下他们的惶恐、悲伤、不屈和抗争,记录下这段前所未有的突围非典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秩序混乱造成的损失、原因及对策刘景江近年来,在我国出口中多头对外、抬价抢购货源和低价竞销的现象愈演愈烈,面对现实,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此类现象造成的损失,产生的原因与相应对策。一、多头对外,抬价抢购货源和低价竞销的实际损失1.抬价抢购出口加工品的...  相似文献   

18.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首都商业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保障供应,稳定市场。4月份,北京市曾一度出现了抢购风潮。但是,商业主管部门通过各方组织货源,快速应对,仅仅30个小时之后就平息了风波。另一方面,坚持营业,稳定人心。尽管百货业遭受重创,但各大商场边防非典边营业,没有一家歇业。  相似文献   

19.
一场罕见的SARS灾害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流通业这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自然无法回避,在这次非典爆发和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企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其中既暴露出了问题,也蕴含着商机,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对于流通企业经营和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丽娟 《商业时代》2003,(253):42-43,15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现代化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结合体。电子商务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重视。“非典”突如其来,令信息化在非常时期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切身体验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特殊优势。“非典”无意问造就了网络经济的一时繁荣。然而,如果不解决信息化应用中技术实用性差、整体发展不平衡、网上交易缺少相应的保障手段和法律规定等问题,电子商务持续繁荣还是问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