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祥玉  孙柏 《金融博览》2012,(14):30-31
当下中国,“财富管理”,已成为金融各细分领域最热门词语之一。而扛起财富管理大旗的,不仅仅限于纷纷成立财富管理中心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券商、第二方理财机构也纷纷涌入。于是,不惜血本的财富管理广告、不计成本的财富管理调研报告和各种各样吸引人气的财富管理论坛、讲座纷至沓来。无论如何选择,我们不应该忽视最重要的一点:财富本身,已经在越来越多地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2.
<正>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上证券系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买方投顾能力成为竞争核心;全球财富管理市场的亚洲时刻已经到来,家族办公室业务迎来发展机遇。“破净”是2022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关键词之一,是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第二次投资者教育,也给境内外财富管理市场再平衡带来新契机。聚焦国内,“买方投顾”是财富管理市场再平衡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财富管理是一个既古老、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的行业。中国古代就有财富管理“取之有道,用之有节”的思想。西方传统财富管理起源于16世纪瑞士的私人银行服务,随后在欧美盛行,主要定位于为少数高端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现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内涵更为广泛,主要是为个人、家庭、机构乃至国家的财富提供保全、增值和传承的综合解决方案。财富管理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产业分工看,财富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帮助实现财富的保全、增值和传承;从经济和金融功能看,财富管理通过汇聚和融通资本,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从社会功能看,财富管理是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跨生命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以及税收激励等公共制度安排,为社会应对养老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根据瑞士信贷的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全球私人财富规模达到263万亿美元,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管理资产额同比增长11%。  相似文献   

4.
在12月19日下午的“中国理财论坛2015”上,举行了“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的新思路”圆桌对话,来自行业协会、财富管理机构、知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代表,就新技术背景下如何发展财富管理行业、企业和从业者应如何应对等问题展开了精彩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祥玉 《金融博览》2012,(14):45-46
2012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为题的关于中国财富管理发展的讲话。郭树清说,自1998年我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以来,短短14年里,中国的财富管理服务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底开始,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从五年多来的熊市逐渐复苏并转化为大牛市,在成就了一批新的“财富贵族”且将一部分冒险族推向“贫困阶层”的同时,其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让更多的民众认清了“财富管理”的真谛,产生了内在的对金融投资财富管理知识的“渴求”与“冲动”。诚然,社会上如雨后春笋般的五花八门的财富管理课堂,依靠名人效应繁衍的名目繁多的财富论坛,却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民众对财富增长与财富管理的“疯狂”。  相似文献   

7.
<正>破解财富管理行业“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不赚钱”的痛点,需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出发,从卖方销售模式向真正的买方投顾模式转型,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资产管理产品的不断丰富,居民对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宽居民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8.
孙柏 《金融博览》2012,(14):34-36
“去财富管理中心和私人银行就像看老中医,他们会根据你的脉象开出适合你的药。”这种比喻是形象而贴切的。在很多人的想象里,财富管理中心和私人银行就是芬芳的红酒、典雅的字画、豪华的装修、专业的顾问……置身其间,仿佛来到了高档私人会所。这种想象没有错,但财富管理中心和私人银行提供的,无疑还要更多。  相似文献   

9.
提及财富管理,不由得想起杨万里的一句诗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当前中国的财富管理,基础工作刚刚做,“概念”已经遍神州。这种现象,反映出客户对财富管理涌动的业务需求和市场先觉者的营销佳绩,为此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如何把握初显的市场机遇,在满足这类客户需求的同时,为银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需要私人银行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刘哲 《银行家》2022,(5):86-87
当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从国内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来看,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占比较高,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居民财富必将从房地产市场溢出或转移,给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正>财富管理转型方向与创新模式由多因素共同推动,资本市场赋能财富管理顺利转型,要以提升“产品力、渠道力、服务力”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新时期财富管理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本市场改革的加速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会财会》2013,(11):45-45
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通过对管理的财富,让生活越来越好,是民众永恒的追求。我们要进行科学的财富管理就需要从结构化、专业化、系统化来做长期规划,这是一场贯穿整个人生的“马拉松”,而不是转瞬即逝的“百米赛跑”。  相似文献   

13.
他是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的“创造者”之一。 在业内人士和同事的眼中,他是公认的“老师”和“前辈”。在客户的眼里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是中国第一批财富管理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摩根士丹利、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等国际投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模式及实践。研究发现,国际投行财富管理成功经验在于,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平台化、配置化、差异化的产品能力,培育优异的客户服务能力和全谱系客户触达能力,最大限度发挥组织协同能力,以及科技赋能等。借鉴国际投行实践经验,国内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培育买方文化,打造“平台化+配置化+差异化”的产品体系,践行“全员投顾化、投顾专业化、赋能一体化”,以“组织协同”和“数字化”赋能财富管理全流程。针对国内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本文提出政策监管、行业创新、产品服务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哲 《中国金融》2022,(11):49-50
<正>“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在全球低利率和中国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下,财富管理业务既是银行盈利结构优化的重要转型方向,符合居民财富管理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适应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新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财富管理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财富管理领域不断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16.
“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是交通银行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面对新形势、新格局提出的宏伟发展战略。数据作为银行最宝贵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是交通银行“两化一行”战略目标指导下需要不断研究和推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财富管理活动的起源,经济学文献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理财”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系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这句话意思是说,治理财物要名正言顺,以义禁止民众不为非作歹。而对于家庭理财的行为,最早见诸于战国时期的《尉缭子·治本篇》:“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意思是说,男子从事耕种,女子从事纺织,人们专事耕织不受其他事务的影响,国家就有储备了。--编者注)这是对农业经济社会家庭进行财富积累的最早论述。自春秋以来,古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有关财富管理的思想。例如,管子曾提出“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编者注);曾子在《大学》中提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一部《周礼》更是“理财居其半”。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古代中国了理财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加剧,财富管理的思想也逐渐丰富。  相似文献   

18.
<正>吴娇是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的一名资深财富管理顾问,这位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并从业10年的财富管理顾问,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与交通银行沃德财富品牌(高净值客户品牌)"丰沃共享,厚德载富"定位不谋而合。"财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生活需求,是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投资理财规划帮助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以实现其在生活、教育、工作、娱乐、养老、置业等各种需求。也就是说好的财富管理一定是为客户提供个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伴随共同富裕、数字中国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再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相关要求,商业银行应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布局财富领域、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专业服务助力百姓资产保值增值,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本文尝试从财富管理服务演进、财富管理数字化路径、财富管理经营探索三个维度来分析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经营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晨 《中国金融家》2011,(8):83-85,96
十几年前,手头还不宽裕的中国人对财富管理的概念还似懂非懂,印象最深刻的只是以金融大鳄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通过投机性操作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十多年间,伴随着“入市”之后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实现了财富的迅速积累与增长,对财富管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诉求。10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