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经验的比较,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对我国的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圣 《浙江金融》2001,(8):13-14
在一阵混业经营的喧嚣中,担保混业经营监管的声音似乎被完全地淹没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金融业混业经营之风吹入我国,也引起了业界的一阵攘动,一些激进者更为之摇旗;我国金融机构也应效法欧美之举,全面推进混业经营。然而当今时期,我们认为混业经营尚不能成为我国金融业的“冲锋号角”,而且还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分业经营的总体格局,这不仅因为混业经营制度存在着先天“内在不稳定性”容易诱发利益冲突以及“内部交易”,同时也因为我们在制度设计时必须弄清一个“时序”问题,古人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就该在近年来国内外混业监管滞后与混业经营而不利于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教训基础上率先倡导加强混业监管,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而不至于急急投向混业经营的怀抱,或者,在混业经营面前手足无惜,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1993年以前的金融状况,集中而言那段时间金融体积中最严重的问题是资金运用的问题,相当多的银行通过其全资或参股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将信贷资金和同业资金挪作他用,卷入炽热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最终形成了历史性的大泡沫。泡沫经济的直接后果便是大量银行坏帐,银行资产流动性大大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削弱,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难度急剧加大。但当时所谓的“混业”,实质上看来却是政府行为直接操控金融企业致使混业经营变成混乱经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金融业没有实行分业监管的一个直接结果。因此当我们重新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并没发现当时的混业监管有何不妥,只是我们没有完全赋予这种监管制度以更多的权威罢了,而致使当时的监管欠缺力度难以拾局。  相似文献   

3.
4.
5.
高晓芬 《金融与市场》2004,(5):16-17,28
从国内金融发展趋势和国际金融竞争的角度,分析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性,提出了混业经营的模式,并对混业经营下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金融混业(以下简称混业)常被人提起,但究竟什么是混业,对此很少有人做专门的研究.它仿佛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简单概念,无须予以特别的解释.事实上,混业这一概念,常被人曲解、误用.例如,有的学者把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一些涉及到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业务看成是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8.
9.
WTO后中国金融业开始混业经营的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5年的艰辛谈判之后,中国正式加入WTO.从此,中国金融开放被规定了时间表和加速度,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代已经到来.到2006年,随着5年过渡期的结束,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全面进入我国的金融领域,他们凭借其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势必会对从事单一金融业务的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压力.面对临近的金融业激烈的竞争局面,中国金融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开始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时代.本文通过对金融经营模式的国内外历史考察,分析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推动力,参照国外模式,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政策建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经营战略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融混业经营之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前,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是经济,金融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正面临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近两年来,我国金融业要恢复混业经营的呼声渐多,但笔认为急于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全球化趋势、客户的需求、管理的模式等多角度阐述了混业经营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应结合本国实际,顺应世界潮流,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为今后实行混业经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可以发现对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不但可以增强其竞争力,还可以增进商业银行系统的经济效率。但在实行混业经营的同时也必须改进原有的监管模式以适应对大银行监管的需要,并且也要预防垄断对经济运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向。混业经营的最大风险是银行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形成泡沫,我国必须完善混业经营的条件。1.加快银行体系改革。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3.加强金融法律体系的适应性建设。4.强化金融监管。5.加强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6.
敬畏法律?     
如果没有法律,我们怎么知道有人违法呢?但有法不守法,代价也是沉重的,人们会因此而失去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促进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其结果是各个市场及市场管制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了。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进行了大面积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从分业监管向综合审慎监管过渡。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我国金融监管的改善要从思想、机构设置、监管微观层面及配套政策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建立由财政部和一行三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委员会,顺应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是否实行混业经营,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分业经营的成本收益比一定大于混业经营吗?学界有“范围经济”的说法,这也是实行混业经营的最重要的理论前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适应混业经营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了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立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将会更好的促进金融体系安全和宏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金融机构监管现状,指出并分析了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