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WG600型微耕机的研制与保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营规模以家庭为主,而且丘陵和山区占很大面积,耕地地块小,起伏不平,适宜使用小型机具。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大田作物面积逐步减少,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尤其是温室大棚的迅猛发展等都决定了我国微耕机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厂化农业效益不高的原因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的特点工厂化农业是在相对可控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 ,实现集约高效经营 ,追求合理投入与最佳产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从国内的生产实践看 ,目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温室内种植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从“九五”时期开始 ,工厂化农业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 ,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 ,我国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种植面积扩大、类型增多。自 2 0世纪 70年代起 ,我国工厂化农业的设施栽培面积一直快速稳定增长。设施栽培面积 1 982年为 0 .7万公顷 ,2 0 0 0年达到 2 1 0万公顷 ,设施栽培面积居世界…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业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采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总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为解决传统回归方法中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运用工具变量法和样本选择修正法探究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实际影响。[结果]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农户种植总面积增加0.428%,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0.43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就增加0.11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增加1.104%。[结论]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面积有稳健的正向效应,特别是对农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正向效应更大。与样本修正后工具变量估计相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会严重低估机械化水平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小杂粮大体分四类:一类是杂粮类,如荞麦、高粱、谷子等;二类是杂豆类,如绿豆、红小豆、扁豆等;三类是薯类,主要指红薯、马铃薯等;四类是油料类,如芝麻等。其中,我国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小杂粮适宜于发展旱作农业,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从总体看,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  相似文献   

5.
黄凤敏 《农家之友》2009,(13):29-29,3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而且我国是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60%,水稻在我国的粮食总产中约占40%。水稻生产对减少贫困人口,农村就业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生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垦区实施"以稻治涝"战略以来,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万亩,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垦区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冲击,大豆种植面积锐减,近两年玉米又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保持或适度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或已成为垦区农业的必然选择。水稻种植需大量水资源,特别是以地下水资源为主的垦区水稻种植模式,水资源能否持续利用,是水稻种植能否持续的基础,关系到垦区农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就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果蔬种植一直是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几年,随着果蔬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国家对农民在种植果蔬方面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强,尤其是补贴方面。2018年,种植果蔬的农民能申领以下补贴:种植特色水果补贴范围:这项补贴是分地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成相透露,由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仍有一定难度,有关部门正采取措施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据悉,今年一季度,由于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改善。根据对农户种植意向调查,今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将达1.56亿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努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全市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65万亩,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物产区。该市的马铃薯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高。春马铃薯平均亩产2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0.
农民常用“宽一尺不如厚一寸”这句话来说明扩大种植面积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系。所谓“宽”,就是用增加土地种植面积和设备来增加产量;所谓“厚”,就是在现有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土地、精耕细作方法来提高产量。“宽一尺不如厚一寸”概括地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扩大种植面积能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大豆振兴计划是我国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要稳定恢复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主要是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第二,在科研上加快优质、高产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2.
大蒜减肥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近年来,为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与高效化,我国开始积极探索运用农业发展新技术。大蒜是常见的蔬菜之一,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为了保证大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大蒜的高产、优质,我国开始积极发展应用大蒜减肥增效高产栽培技术。本文将以大蒜减肥增效高产栽培技术为题,深入探讨大蒜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资本的眼里,如果可以改造传统农业思维,导入品牌、渠道、标准等现代要素,格式化传统生产和运营模式,那么农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充分释放,农业产业也将更好地走上市场化轨道。蓝莓产业是国内新兴高端水果产业,在资本看来,它充满机会。近年来,国内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年均50%的速度递增,2013年我国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成为全球第二大种植国,行业企业达700多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棉花植面积迅速减少,这对全国的棉花的供求关系生产了重要的影响。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棉花生产者面临着较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所致。为保护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和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尽快建立棉花的农业保险制度和棉花保护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畜牧生产及水稻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甲烷排放的相关生产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随着水稻种植结构的改善和畜牧养殖方式的变化,稻谷种植面积和大牲畜饲养数量对减少农业源甲烷的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控制和减缓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进而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农业部综合历年情况提请大家注意: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已跌至警戒线。就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面积必须保持在165亿亩以上,否则粮食产需形势将会发生逆转。然而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近两年明显减少,92年比上年减少2400万亩,下降到16.6亿亩,93年的初步统计比上年减少4000万亩左右,下降到16.2亿亩,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防止大滑坡。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993年跌至警戒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核农业起步于50年代末,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其中许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农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核农业利用核辐射诱变技术,已在40多种植物上选育和推广应用优质突变新品种513个,约占世界辐射诱变育成品种的1/4,位居世界各国之首。目前优质突变新品种的年种植面积在900万公顷以上,约占我国各类作物年种植面积的10%,每年可为国家增加粮、棉、油40亿公斤,社会经济效益达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一种高产量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食用范围,一直是我国农业推广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大众生活中非常钟爱的食物之一,近年来,农业改革的推广带动了玉米种植的推广,保护性耕地给玉米产量的提高带来了很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护性耕地对于玉米产量提高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提出来几点优化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伟  甘宇 《农村经济》2022,(11):134-143
中药材种植在我国十分普遍,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之一。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用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衡量各省(市、区)中药材种植强度,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药材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利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医药振兴是否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收入。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药材种植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中医药振兴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收入。机制分析显示,中药材种植显著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但并没有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中药材产北相关的二、三产业在农村地区布局不足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中医药振兴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农业经营收入.却降低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部分农民工返乡种植中药材,缩减了外出务工的时间。本文的政策启示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契合国家经济发展大势,特色农业必须凸显地域比较优势,同时应积极延伸特色农业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国家,在农作物的种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经济方面,都需要很大的消耗。由此可见,农业机械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北方,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较为广阔,尤其在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马铃薯成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而大部分地区仍以传统的方法进行种植,农业机械的发展还不足以使马铃薯的种植与采收实现工业化、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