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相关理论与技术扩散模型,以政府作用为调节变量,构建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三阶段仿真模型,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三阶段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借助Matlab平台对主体采纳行为和共性技术扩散速度进行仿真,并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为例对仿真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先后经历了权威决策、二次创新以及附随扩散3个阶段;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企业采纳比例遵循“S”型曲线规律,而产业共性技术扩散速度出现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走势;直接采纳二次研发成果的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影响较大;政府在整个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扩散不同阶段政府介入方式与程度会有所差异;二次创新投入比例与成功率影响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规模和速度;只有将产业共性技术转化成专有技术或新产品,才能实现共性技术有效扩散。  相似文献   

2.
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纪珍 《技术经济》2005,24(9):19-22
产业共性技术为多项其它技术提供基础,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和众多的技术使用者,由此决定了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双重失灵: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共性技术供给过程中要同时解决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产业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公共品特性,政府理应在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对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推动共性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优化共性技术的扩散机制;健全技术经济政策;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扩散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产业共性技术对于各国产业的快速发展,巩固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政府对于本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支持。美国共性技术的供给采取"企业+政府"的双主体投资机制;欧盟则通过欧洲框架计划、尤里卡计划等较松散的组织来联合欧洲各国的科研力量,为各成员国提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日本和韩国政府对于本国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国立研究机构(如,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来实现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成立综合性的或行业性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专门研究行业发展中重大的、关键性的共性技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政府是推动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首先定义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然后基于政府作用视角,把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合作型、政府鼓励型3种模式,并对政府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主要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重新定义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经由综合文本挖掘、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专利引用3个环节而确立的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概念框架。该框架从3个评估视角———技术基础性、技术应用范围及技术社会效益,对产业共性技术的3个特性进行逐步识别,最终筛选出产业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7.
方荣贵  王敏 《技术经济》2010,29(11):47-54
本文以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VLSI、SE-MATECH和IMEC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合不同联盟形成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背景,总结出三家联盟在服务对象、组织结构与模式、研发投入、研发与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组建和运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共性技术研发需要政府以合理的R&D合作组织加以引导,通过社会福利对比分析,为政府主导的研发组织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详细分析了技术联合体(RJV)的4种组织形式:项目组织、研发基地、产业技术联盟、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探讨了它们的组织特性和运行机制。研究发现,针对不同共性技术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组织特点、组织运行机制和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9.
共性技术的开发关系到技术创新水平和国家技术能力的提升,而共性技术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外部性特征抑制了共性技术的有效组织和激励。因此,资源整合、专业化的角度来探讨共性技术的组织问题,要从制度、市场以及政府的角度来探讨共性技术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共性技术特殊的技术范式决定共性技术创新和扩散面临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比一般的技术创新更加严重,因而其生产和供给的制度安排也更加复杂。优势企业供给、集群企业技术联盟、共性技术平台供给和外部获取是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最常见的四种方式。在不同的供给模式下,创新网络结构、主体功能和相应的制度设计都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有利于共性技术创新和扩散的六个效率标准判断,并不存在绝对占优的共性技术供给机制,最优的共性技术供给机制受产业集群市场结构和技术范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杨  王海芸 《技术经济》2016,(10):66-71
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利用2005—2014年北京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测度了北京的政府科技投入综合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利用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并评价了两者的协调状况。结果显示:2005—2014年期间北京的政府科技投入综合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N"型发展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2009年出现波谷,从2013年开始达到高度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张美岭 《财经研究》2016,(10):179-189
近代中国工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区位分布也出现了由口岸及沿海集聚向内陆扩散的现象。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近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研究表明,不但贸易优势对地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因为地区商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者收入及地区购买力水平,所以发达的贸易可以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进入与集聚,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然而,产业的过度集聚也会降低工业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向集聚区外扩散。文章的结论可以为当今中国合理引导产业转移与平衡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4—2014年美国专利数据库中有关GPS的专利数据,结合专利计量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主),构建了专利引文网络和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并对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进行K-核分析,对专利引文网络进行SPLC主路径分析和多重中心度分析。得出GPS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演化具有如下规律和趋势:共性技术的创新过程具有趋复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其扩散过程具有独特的网络效应,强于一般专有技术;GPS产业技术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共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最后,结合关于共性技术的其他理论和研究,总结了共性技术发展的一般性结论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变迁,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这一主题,提出了基于信息化的三层网络组织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设计,重点论述了它的内涵、特征,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具有循环累计因果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长期内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波动的解释力将超越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讨论了分别处于纺织行业、重型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家电行业的丝丽雅、二重和长虹这三家制造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技术能力发展路径,以及利用知识产权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进而给出了不同产业技术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策略。研究表明:有重点地选择特定技术和产品开展持续的研发,是作为"后来者"的我国制造企业发展创新能力、获得后来者优势的有效途径;"后来者"企业有机会利用知识产权赢得创新所得,但不同产业技术背景的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策略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产业技术路线图后期应用与管理阶段的知识互动活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知识互动活动发生所需的知识互动场景,即个体学习场景、群体面对面互动场景、群体网络互动与协作场景、产业社区传播场景。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开发了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平台,该平台具有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些功能模块为相应知识互动场景下的知识互动活动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产出"的理论框架,利用2005—2010年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取密切值法对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更直接;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内部R&D、技术引进和购买的大力投入是其技术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企业中科技机构覆盖面不足、引进-消化吸收比例不当使得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暂时落后于浙江和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