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6,(11)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旨在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将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有效分离分置,农地经营权主体不再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而解决我国土地流转具体操作中的瓶颈问题。受制于既有法律供给的不足,实践中"三权分置"权利边界模糊,权能的实现受限,需要准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权的关系,明确土地经营权用益物权性质。  相似文献   

2.
产权交易与制度创新──对中国开展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李学峰目前,中国的产权变革已达到这样的一个临界点,即彻底打破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如何推动企业改革尽快跨跃这一临界点?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都提出了不少好的政策建议。然而,综观目...  相似文献   

3.
4.
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不同理论解说及其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 与多样性缘由的不同理论解说 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缘由,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说主要有: 1.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经济哲学基础,沿用新古典主义的边际成本——收益和供求市场均衡分析方法,从制度创新的动因源泉与条件以及变迁路径等角度,阐明了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之缘由。  相似文献   

5.
论审计反腐功能的理论分析及其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星文 《当代财经》2007,(11):91-96
近来,公众对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由"审计风暴"初期的充满期望和快慰到近期的令人失望和无奈,从而引发了时审计反腐作用的重新思考.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腐败的产生是缘于人的欲望的无限;另一方面,是权力的缺乏制度约束,或对权力的约束不力;而审计在实现权力制衡的监督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腐败的种类繁多,发生的领域各异,有的会在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中留下蛛丝马迹,能被审计所发现;有的则可能与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被审计所发现,因此,审计反腐败有效,但也有限.为了增强审计的反腐功能,笔者提出应从两方面改革创新审计制度,一是改革现行审计制度,突出审计反腐功能的审计目标、审计报告和审计问责等制度创新;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报告审计制度,发挥审计在反腐防腐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中,农业属于典型的完全竞争型行业:产品同质性强;交易人数众多;每个交易者都无法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产品的生产和交换都是由市场上“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来自发进行调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千百万交易者共同博奕的结果。而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产业组织模式:一体化组织的内部计划取代了市场,有关农产品生产类型与产量的决策不再由单个生产者独自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当前的直觉作出,而是由农户根据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进行生产;价格也不再随行就市,…  相似文献   

7.
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介绍“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我们要集中讨论的有关于执法的问题。执法是决定中国改革胜负的重要因素。中国最早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立法司法的变革始于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受明治维新的启发,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法律制度的变革。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商业法、公司法等法律都是在戊戌变法时引入的。变法失败后,颁布的法律被撤回。但是变法失败后不久,慈禧太后又重新颁发了又创立的法律。当时的法律基本上是德国法律的翻版。因为这些法律大体上参照了日本的法律体系,而日本明治维新的立法又整个照抄了德国的法律。法律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市场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必须要依赖法律。例如,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合同和产权(产权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是关于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的合同),一个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合同是不是可执行的。为了保证合同的可执行性,就有了合同法以及相应的执法机构。执行机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法庭,法庭可以用来帮助强制执行合同。比如,合同的一方违反了当初签定的合同,另一方可以向法庭提起诉讼。有了执法机构才能保证双主有签定合同的意愿,以及合同签定以后的执行。如果没有执行合同的法律,所谓市场经济只能停滞在现买现卖的阶段(spot market),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有没有长期的交易关系取决于合同能否执行。其次是产权,如上所说,产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产权是否能得到清晰的界定以及界定后的产权能否得到切实的保护(执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产生于英国,而不是其他地方?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是英国的产业革命,也即强调技术变化导致了社会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技术发展在先,法律发展在后。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表明,技术同法律是一个互动和互补的演进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私有产权得到保护,因为在私有产权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在合同不能执行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发展。在金融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在英国这样一个特例。英国早在产业革命以前就有了一系列的相应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在英国这样一个君主国家,“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意味着即便是君主也不能触犯一个农民的私有产权。这在产业革命前的英国就已经成为了法律,而且是可执行的。可以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以前,有关合同和产权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已经形成,有效的执法机构也已经存在。而日本明治信新的成功也是和有效地执行新引入的现代法律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两权”分离的理论与实践牛德生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不仅所有权与经营权可能分开,就是所有权自身也会出现分离。关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马克思在分析股份制度时指出,股份公司的出现,一些资本所有者把他们的资本投...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办社会”效率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与政府分工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暗含的前提出发 ,分析了国有企业办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出企业办社会的普遍存在并有继续存在趋势的根源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本身 ,也为“企业办社会”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有效途径。“企业办社会”效率高低应区别“资源配置微观效率”和“资源配置宏观效率”两个概念 ,不能笼统地讲“企业办社会”是低效率的。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 ,真正彻底地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公共品是属于具有正外部性的商品 ,不分担或少分担其生产成本、多从其消费中得益的搭便车者的个体理性最终导致人人都无“车”可搭的集体非理性是长期困扰经济学家的一个难题。从纯理论的角度研究 ,公共品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的帕累托效率解都是存在的 ,但又都因难以满足各自的效率条件而存在所谓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问题。在居民消费的“一揽子”公共品中 ,按受益范围大小与排他成本高低 ,建立“公”“私”混合供给制度是解决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现实、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托宾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渊源、效率与公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9月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总理若斯潘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决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专门研究托宾税等议题。此前一周,若斯潘主张欧盟就开征托宾税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小灵通”看电信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业务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传统的、新型的电信业务交织在一起,创造了新时代电信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为电信业务的发展与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电信业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积极正确引导电信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平 《生产力研究》2008,(6):115-116
文章以北京"福寿螺"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消费市场上因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交易成本,产权便不能完全清楚地界定而必有一部分被置于公共领域,成为有信息优势的交易者攫取的公共财富,从而对交易的信息劣势方造成未在合同条款中反映的损害。因此,政府管制的目的在于降低充分界定产权的成本,保证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5.
田晋宁 《经济师》2004,(9):69-70
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 ,产生了“招标破案”制度。它产生的初衷是追求侦破工作效益最大化。但是这项制度在产生之前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和逻辑思考 ,它并不能实现侦查工作的法律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近年的公共卫生事件尖锐地显现了知识产权中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从理论上讲,对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保护都有正当性,其平衡点应该停留在以保护基本公共利益为前提并能够激发知识产权人创造力的最低值上;从法律规范上来看,国内法和国际法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在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异,立法技术和相关制度也存在诸多缺陷,这都会导致利益冲突的加剧。为此,我国需要在观念上准确定位知识产权制度中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并在法律、制度和技术上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的"催化剂",它"催生"了各个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成熟。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文章以金融衍生工具为"链条",分析了金融工程学、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金融工程学是"载体",金融创新是表现形式,金融风险是一种另类的潜含结果。同时,详细探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三者都是金融市场存在和发展的产物。澄清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内在的市场联系,对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成熟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虽然自科斯定理出现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在一个交易成本为正的世界中制度重要命题,但由于各种原因该命题存在着极大的被新古典化的风险,制度分析被窄化为制度的均衡分析。从这种分析出发,作为外在第三方的经济学家被认为可以基于对有关交易成本信息的完全掌握而对制度效率进行事前比较。本文从哈耶克的知识问题出发对这种分析路径进行批判,认为这实际上相当于以另外一种方式将人们重新拉回到零交易成本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