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工业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随之也将企业污染带到农村地区;另一方面,农村自身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也对农村环境也会产生一些污染。加之农业污染、生产生活污染等问题给农村生态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村》2004,(2):45-4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苏杨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指出: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来源有三类:一是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二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和单行污染防治法体系,偏重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未将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列为重点。法律上虽涉及农村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但大多为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或是规则不完善,缺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人能幸免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近些年,大城市污染已经见怪不怪,PM2.5指数飘红更是家常便饭。在人们心中,广大的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江河湖泊遍布,对污染有着相对较高的自我吸收和净化能力。为远离空气污染,不少人选择去农村"避难"。然而,今天的农村早已不是朴素而洁净的世外桃源,困扰大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往往在农业与农村环境中更加严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城市的落后产能开始向农村转移,对农村环境形成了一定的污染,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展示了农村工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现象,并且研究了农村工业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深入研究探讨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本该就是人与环境最和谐的地方。然而,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基础薄弱,面源污染日益加重,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农村生态退化尚未有效遏制。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部委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农业部从2005年就开始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环保部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以奖促治”方案,住建部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村污染事故的经济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污染事故发生之后,经济补偿的现状有几个主要特点,经济补偿的途径单体,经济补偿情况受污染源、污染对象和索赔方式的影响较大,乡镇政府经常为污染企业垫付补偿款.这些现状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成因既涉及污染主题、污染客体和管理机构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也涉及相关法规的适用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参考对策:多元补偿主体协力补偿损失,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参加环境保险来介散补偿责任;通过社区环境服务机构削减农村生活中的无偿面源污染;由污染主体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由治污产品生产者分担面源污染责任;加强农村居民的组织性.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广州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广州在抓好面源污染方面,今年计划完成3686个采样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普查,启动受污染耕地修复等工作。这标志着作为华南区最大、经济最发达,同样环境负担也最重的广州市将全面揭开土壤面源污染治理新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4%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强调,要把农村发展放到大广州的格局中谋划。两年来,广州在规划体系、平台体系、重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起步晚,具有污染来源复杂性和污染成因普遍性等特点,缺乏必要的法律防治手段。具体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难执法不严以及农民法律意识不足等问题,这给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带来了困难。为此,本文从我国农村污染防治法律建设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营造可操作的环境司法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环境,主要是指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村镇环境和乡村景观等等,广义上应该包括农业环境。农村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的保护,只有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推进。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环境破坏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增长有很大的关系。过去主要是使用化肥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使大量的化学污染残留物由食物、饮水进入人体,直接危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现在其他农业投入品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主要是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农用薄膜等,直…  相似文献   

11.
李红霓 《农村经济》2007,(5):104-106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像弱势的农民群体一样,农村污染问题也处于某种弱势,急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农村中普遍存在并日益加剧的农村污染现状,分析了污染的声生原因,提出了八大治理农村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损害,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要想快速改善农村污染问题,提升农村污染防治效率,有必要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的法律并不完善,不利于政府、环保部门以及污染主体等各类主体承担环境治理责任,需要基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强化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与执法监督,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而相对忽视了广大的农村。其实,我国农村最需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原因如下:第一,我们一再强调要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个源头就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而城市基本上处于污染链条的下游和末端。并且我国农村环境生态问题最严重、最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不少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吨。另据统计,我国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已居世界之首。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同时,城市工业向城外、向农村转移,其中不乏污染型工业,使得工业污染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污染、养殖业和种植业固体废物污染,我国的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农业法》为基础,配套以单行法规,对农村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形成法律体系,完善立法是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关键所在,要确立环境公平的基本立法理念,同时完善具体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短板。长期以来,农化产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无序排放和处理,作物秸秆随意丢弃和焚烧等因素,成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顽症。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必须采取"多元治理":构建农村面源污染法律体系;加大环保财政和技术投入;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防治意识;建立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整治农村环境,防治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污染,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保证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助推法治建设的今天,依托法律治理农村环境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接下来就对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的意义及路径进行探讨,以便有效保护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这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广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广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广东虽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农村生态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水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芜、空气污染及城市垃圾污染、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的排放,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另外,农业生产本身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也对环境造成污染。以上的污染,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水污染直接…  相似文献   

18.
农村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美丽乡村首要一点就是环境美。展览会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产品、技术及模式情况,重点展示复合微生物直投净水、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基于浓稀分流的粪便污水处理、垂直流芦苇床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等系列技术。同时介绍了我国面源污染现状、系统综合解决措施及集成技术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域内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显示出加重和蔓延趋势。通过对第一、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污染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增长快、体量大、重化工业等背离农村技术和农业资源优势的污染制造企业占有绝对比重。采用Logit模型对企业在城乡选址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成本较低和环境管制宽松对企业在农村选址起了显著的作用,而土地成本的影响远远高于环境管制。这表明中国城乡间存在着"污染避难所"效应,但是其影响远小于低价土地成本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在污染工业格局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是严格管理污染企业的用地总量和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全国部分省(区、市)的195个乡镇为研究区域,以乡镇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对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状、乡镇领导干部对所在乡镇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来自农村内部,主要原因是:缺少污染治理设施和农村环保监管机构或人员,基层干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意愿非常迫切;是否接受过环保培训、当地群众对环境问题反映是否强烈、是否设立了乡镇环保机构、是否设有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地方财政是否给予农村环保支持和县级环保部门农村环保工作力度这6个因素对乡镇领导干部是否愿意本乡镇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着显著影响。为此,本文认为,应当从加大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