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养殖牙鲆鱼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其养殖中的疾病也频频发生,从而成为牙鲆鱼养殖的重要障碍,笔者将几年来我地区养殖牙鲆鱼出现的几种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各养殖用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虽然抗病能力强,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当,常引起疾病发生,导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强病害防治是确保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现将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细菌性肠炎1.1病因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1.2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肠道发炎,呈浅红色,充满血脓。病鱼离群靠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1.3防治①不投喂腐败霉变的饵料,活饵用2%—3%的食盐消毒后再投喂,定期在饵料中添加0.1%鲜蒜汁;②全池泼洒0.3g/m3强氯精或0.5g/m3二氯海因;③投喂药饵,每kg饵料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黄颡鱼养殖在山东发展很快,目前已多采用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因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水体环境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规范,管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导致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胆疾病。该病的出现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使部分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较大损失。现将我们在黄颡鱼肝胆疾病防治方面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黄颡鱼肝胆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抗病能力强,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当,常引起疾病发生,导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强病害防治是确保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现将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介  相似文献   

5.
<正>黄颡鱼抗病能力强,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当,常引起疾病发生,导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强病害防治是确保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牙鲆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俗称比目鱼、左口鱼,系冷温底栖肉食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岸千岛群岛到香港之间的海域。其养殖最早兴起于日本,养殖年产量高达7000余吨。在我国其养殖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且养殖模式主要为工厂化养殖,养殖费用较高,不易推广。海水网箱养殖牙鲆是对牙鲆养殖  相似文献   

7.
春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疾病的高发期。做好此阶段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卫生消毒在鸡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三个环节,即雏鸡入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鸡后的消毒工作。雏鸡入舍前,鸡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消毒(鸡舍内应反复消毒三次  相似文献   

8.
长吻鮠是中国特有的名贵鱼之一,历来就是餐桌上的名馐珍肴。网箱养殖长吻鮠具有生长快、品质好、投资小、效益高的优势,仉其病害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从事网箱养殖长吻鮠多年,在其疾病防治上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比较成熟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陆地工厂化养殖牙鲆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鲆,俗称比目鱼、牙片鱼、偏口鱼。它是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力强、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这种鱼的肉质细嫩丰满味美,营养丰富,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热量低。维生素B1、B2、D丰富。其饲料多为低值野杂鱼和棵粒饲料。目前我国的牙鲆养殖已经从北方沿至全国各沿海省份.全年养殖产量可达五、六万吨。  相似文献   

10.
<正>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及池塘等内陆水体的黄颡鱼属中常见的养殖种类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江黄颡鱼等。近年来,随着黄  相似文献   

11.
《渔业致富指南》2000,(14):37-37
<正> 夏季捕鱼因处在高温季节,因此湖北地区的渔民又把它叫做“出热水鱼”。在夏季多次出鱼,对于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好处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2.
近二年,福建省建瓯城郊渔农利用注水方便的池塘主养或套养黄颡鱼,主养池塘每亩放养2—5cm的黄颡鱼种1600-2300尾,经过6-8个月饲养,商品个体达80-150g,亩产量达300-400kg,产值达9000—12000元,扣除成本(包括鱼种、饲料、肥料、塘租、人工管理费  相似文献   

13.
<正> 黄颡鱼,俗称“昂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无肌间刺,是人们喜食的优质水产品。特另是近年来随着火锅业的兴起,黄颡鱼更是货少价昂,供不应求,预计在今后适度发展黄颡鱼养殖将大有“钱”图。根据我市近几年实地养殖情况和外地生产经验,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有许多病菌和寄生虫能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殖,常能在短时间内导致鱼类发病或死亡。因此,冬季鱼病防治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鱼产量。一、发病原因:1、池塘环境条件差,水质受污染,日常管理不当,常会引起鱼类发病。2、鱼塘底泥较厚,在清整消毒时不彻底,残存在池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常在冬季适宜条件下继续繁殖生长、传播和寄生鱼体上。3、粪肥和下塘的鱼种消毒不严,会把一些病原体带入鱼塘,易使鱼类患病。4、鱼种在放养时,由于拉网、运输等操作不当,加之气温低,使鱼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泥鳅疾病,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在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疾病防治。一、泥鳅病害的预防措施放养前要对养殖池或稻田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放养过程中,苗种选择要严格,规格要尽量一致;苗种放养前要消毒,放养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水产结构的调整,小型水库也改变传统的常规品种养殖方式,开始向名特优品种发展。我县有许多小型水库,其中有大部进行了鱼蚌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技术要点如下: 一、水库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 (三)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是指孵化出膜后经过培育至5厘米左右鱼种的过程。这一阶段约需要20—30天,一般为25天。鱼苗培育可以采用二种途径:一种池塘培育鱼苗;一种集约化培育鱼苗,二种方法各有不同特点,均属于最有效的鱼苗培育方法。培育鱼苗过程中要求较高的饲养技术水平及严格的管理措施,其生产指  相似文献   

18.
<正> 为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于2001年在18亩蟹池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起捕销售后核算,与同期单养河蟹相比,每亩水面增收233元;2002年又在600亩蟹池套养黄颡鱼,黄颡鱼平均售价每公斤15元,同比增收238元;2003年在全县万亩蟹池成功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高温季节多数地区相继发生小龙虾重大疫病。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小龙虾该疫病,减少小龙虾产业的损失,保障小龙虾产品质量的安全,我站根据近四年来小龙虾疾病防治经验,整理了19种小龙虾病害防治方法,为对广大小龙虾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纵比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为20-30元/公斤,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套放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河蟹50-60公斤,黄颡鱼15—20公斤,亩增效300-400元,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