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耀山 《经济师》1992,(7):14-17
<正>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近年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产品积压、亏损严重、效益滑坡,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成为全国上下的热门话题。搞好大中型企业是五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问题,我们认为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研制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提高经济效益,改变目前被动状况的关键。本文就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现状和对策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政府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创造条件于广礼积极推动企业实现“两个转变”,既是“两个转变”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摆脱目前困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才能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呢?要从组织领...  相似文献   

3.
刘利利  苏小英 《经济师》1997,(4):80-80,29
探索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刘利利苏小英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支配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力量。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4.
王洪岐  李明 《经济问题》1993,(10):36-39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最近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查来看,普遍侧重经营方式改革,而整个企业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与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自主决策权、追求最大利润目标行为能力、严格约束机制等微观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之路赵海云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吉化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随着国家的改革步伐,在探索增强企业活力过程中,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入手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细胞。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国家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支柱。新中国40多年来,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搞活搞好大中型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在当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明 《经济问题》1992,(4):42-45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振兴国家财政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就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起步开始,就一直把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华北、东北部分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9.
刘俊德 《经济论坛》1995,(13):25-26
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是在企业不断调整重组过程中发展的。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肌体上的细胞,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肌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调整重组可以促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企业不断调整重组过程中发展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在不断调整重组过程中发展。竞争造成优胜劣汰,优胜劣汰必然会造成企业调整重组,通过不断调整重组获得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永国 《经济师》2001,(6):171-172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是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当前,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稿活,发展,壮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当前能否保证我们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大中型原煤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煤是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原煤的生产量一度是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直接标志着一国的综合国力。但是随着石油、水电、核电等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进步 ,以及由于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原煤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中国的大中型原煤生产企业而言 ,由于经营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 ,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费用高 ,还遇到以落后技术生产煤炭的乡镇小煤窑的全面挑战 ,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一、大中型原煤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关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物质保证。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约1.23万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6%,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6%,上缴利税占67%。所以搞好大中型企业,并使其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13.
徐焕章  柳约 《经济师》1999,(5):62-63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国家税收、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种形式的经济成份涌现,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依然是参与国际竞争、调整...  相似文献   

14.
王玉波 《经济论坛》2009,(11):81-82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它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是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需要。在当前的发展中,考虑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及特点,如何保证企业发展质量成为了当前国有企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角度出发,成本是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想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就要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入手,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举措,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国有经济资产重组,包括产权重组、产业结构重组和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以资产重组推进福建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相结合” 1.“抓大重组”与“放小重组”相结合 福建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处于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和重要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与制约的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17.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企业科技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效益,更关乎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进行度量,并对影响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环境因素进行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总结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小企业的发展地位和发展方向,正确理解搞好大中型企业与发展小企业的关系,是当前经济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要辩证认识大中小型企业的个体价值,牢牢确立在调整中不仅要搞活大中型企业,同时要进一步把小企业搞好的战略思想。 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一万多个,虽然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却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缴国家税利占利税总额的60%以上,但由于近些年来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大中型企业面临困难较多,效益下滑。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财政每年给予国营企业的亏损补贴已达数百亿元,估计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亏损,还有一批企业处  相似文献   

19.
杨小平 《经济师》1999,(3):51-51,81
一、企业募集资金与改制重组企业从筹备发起到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企业内部的改制重组,重组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企业的经营,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各行各业的支柱企业。这些企业理应得到国家的扶植和支持,通过上市增加企业融资渠...  相似文献   

20.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考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变动趋势及分布特征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绩效。结果显示:技术引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引进对就业的增长产生负向影响;经济环境变动降低了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技术引进仍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