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与欧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欧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欧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且中欧间的产业内贸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产品的优势,以及CAFTA的建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就如何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以中日韩和东盟的贸易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韩各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差异,研究中日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经济"雁行模式"有新的变化,中日韩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竞争呈现新的特点,中国应在新形势下同东盟开展各层次产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4.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西部地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方面比东部地区更有潜力。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从对分工优势的分析入手,重新解释了西部对外贸易发展滞后的真正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内部分工不足和专业化水平低下,进而提出了西部发展对外贸易应该以分工优势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生产环节的技术特征是影响企业选择生产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拥有品牌既不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商是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发起者与组织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各阶段的生产,从而控制产品内贸易的模式,获取大部分的利益。而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无论是作为最终产品的品牌商还是作为一般零部件供应商,均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只能被动接受他人的安排,仅获得微薄的收益。因此产业升级过程中,研发能力的提升远重要于品牌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亚洲重要的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又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双边经济合作,能够提高双方的国际政治地位,给中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带来更大的发言权,也有利于应对美、欧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总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来指导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是内在统一的,试图通过推行产业政策扭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应坚持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出发点,发展“适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突出了中国西南特殊的沿边区位、沿海区位、沿江区位和地缘区位优势,给中国西南赢来了贸易创造、贸易扩大、规模经济、竞争促进、引进外资和地缘经济等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四国工业制成品存在贸易逆差的背景下,利用贸易附加值来测算中国与东盟四国1995-2013年的出口贸易利益水平,从国家层面和分行业层面的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主要依靠出口量的扩张来拉动贸易利益的增长,但是剔除出口效应后的贸易附加值率均值仅为0.2%,并且没有随出口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细分行业中发现“高科技”产业中出现较低的贸易附加值率,表明了加工贸易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正随着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而不断推进。本文重点在于对中国—韩国自贸区的研究:一方面对已有的学术文献作了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着眼于两国经济贸易数据,对中国—韩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中韩自贸区的前景进行分析。文章发现,韩国对中韩贸易越发倚重,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对于中国而言,中韩贸易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推动对外开放,实现区域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日韩三国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及互补性的贸易结构 ,三国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如不能很好地解决三国在贸易分工、贸易收支、贸易壁垒、产品竞争等方面的问题 ,则很难真正建立一个平等合作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3.
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但在中韩双边货物贸易中,中国却一直处在贸易逆差地位。中韩FTA在缓解中韩巨额货物贸易逆差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并且通过政府和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使FTA在缓解贸易逆差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开始大踏步地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构建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及区域的多元化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体系。文章从美国自由贸易战略格局入手,对其战略意义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该战略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认为中国应借鉴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经验,大力开展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阐释了FTA的形成以及发展原因.国家的存在使国际贸易面临各种贸易壁垒,为FTA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交易成本的存在则是各种FTA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WTO以及其他多边体制谈判屡屡受挫,迫使各国转向谈判成本较低的各种FTA,促进了其发展.我国应该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双边或多边FTA,绕开非关税壁垒,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4—2018年HS-6分位贸易数据,计算中日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实证研究关税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此预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的中日双边贸易前景。研究结论如下:一是中日双边贸易增长均主要依靠广延边际扩张,但2016年后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及比重波动下降;二是以关税优惠为代表的中日韩FTA对中日双边出口均有利,将提升中国出口集约边际即贸易规模与扩大日本出口广延边际即贸易产品种类,且对日本出口更为有利;三是FTA对中日制造业双边出口的影响与总体一致,补偿式技术创新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中较为明显;四是FTA对中国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对日本出口均有集约边际的贸易效应,其中将给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带来巨大潜力,对日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中国出口有广延边际的贸易效应,对日本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有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7.
韩美FTA促进背景及其两国协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归纳了2006年韩美举行的5次FTA协商内容、争论焦点以及协商过程中两国所采取的协商战略和今后韩关FTA协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应对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我国法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政府与不少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这既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开放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国内应尽快改、废、立服务贸易相关法规,以应对当前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城市会展业发展必备条件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南宁会展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两者的关系模型,进而提出了南宁会展业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