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2008年3月9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锣鼓声声,彩旗飘飘。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护农“春雷行动”在哈尔滨市五常市拉林镇正式隆重开幕。副省长吕维峰,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丛国章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监督司司长韩毅到场并代表国家质检总局表达了对黑龙江省质监护农“春雷行动”的肯定与支持。黑龙江电视台新闻主播宣读《再致全省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标准落后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农业标准化建设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完善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3.
近日,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牡丹江、鸡西、佳木斯等东部垦区部分农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中,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要切实抓好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支持垦区经济建设,深入开展质监护农“春雷行动”,4月24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联合开展的质监护农“春雷行动垦区行”活动正式启动。 在为期10天的行动中,将在全省各农垦局开展各种惠民行动,为我省150万垦区人民服务。启动仪式结束后,各队直接出发分别奔赴黑龙江垦区九个分局,深入115个农场开展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将主要对垦区化肥、血压计、学生眼镜、定量包装商品等开展免费检验检测服务,为垦区培育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龙江省名牌,黑龙江省免检产品,帮助垦区建设社会公正计量服务站,保证贸易结算公平,帮助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户、示范田、示范区,开展“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认证,帮助垦区建立连队、农场医院定点检定制度,在垦区加油站推广“POS”防作弊系统,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垦区群众“两个安全”意识,促进垦区和谐稳定。维护农户合法权益等内容。 本刊记者作为随行记者跟随“春雷行动垦区行”牡丹江分队一起深入一线,对这次黑龙江省质监局支持垦区现代农业的行动进行了综合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5.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吉林省农业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建设主要存在观念落后、对标准的整体水平不适应、人才和技术不足等问题。要加强宣传,落实“六大体系”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开展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福建品牌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品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维护的作用机理,提出促进福建品牌农业发展必须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强化质量认证并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微观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特点,构建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微观决策模型。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规模、标准化农产品的价格和公共支持。因此,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必须扩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成本,提高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8.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形成浙江产品的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实行农业标准化 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一个国家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由于农业标准的缺乏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严重损失。本文分析国外农业标准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当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 ,提出应从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标准化运行体系等方面来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河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能否尽快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这直接影响到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应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一系列符合农业市场化,符合国情、省情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以推动河北省农业标准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农业标准化的函义我国学者对农业标准化的界定可总结为 4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 ,“农业标准化是以科学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运用标准化原理 ,把实践证明确有增产、增收效果的办法等以科学化、规范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制订标准 ,将这些标准贯彻实施 ,并对其实施过程加以检查监督”(李苏 ,1 995)。第二种观点将农业标准化概括为 :“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则与方法 ,实现农业生产的指标化、规范化、科学化 ,达到高效、低耗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农业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视角》2005,(6):9-9
2005年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座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主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主管规划工作的领导和发展改革委的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和振兴东北办各个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标准化对于降低农业产业链交易成本,推动农业分工发展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推动农业标准化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福 《经济问题》2007,(12):78-80
农业标准化已经是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政府推动农业标准化的理论依据和职能定位,认为政府干预是农业标准化的必然要求,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限定在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方面,而标准的制定应该在法规的引导下以农户和企业为主导.我国目前在促进农业标准化过程中,政府应合理界定其职能范围,致力于法规体系和检测体系的完善和农业标准信息、咨询、培训服务的加强.  相似文献   

15.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动力因素,并在社会性瓶颈、技术性瓶颈、经济性瓶颈和自然性瓶颈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破解瓶颈制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全省节日期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供应,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产品,确保全省人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愉快的春节,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的部署,在2008年春节来临之际,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热销产品质量、计量执法检查,取得了“保质控价”战役的圆满胜利,维护了百姓切身利益,维护了和谐安康的节日环境。  相似文献   

17.
年末岁尾,处处迎新。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购买年货。 除了商品的价格,人们最关心的仍然是商品的质量。不少消费者总是担心在市场上所买的肉、奶、蛋、蔬等各类食品质量是否过关,而包装袋上标注的克数是否足斤够秤也费思量。 就在此时,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哈市城区范围内联合开展的以“加强食品监管,保障节日安全”为主题的春节食品安全免费检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以保障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 在各大超市,可以看见质监人员忙碌的身影;在年货大集,质监战士顶着凛冽的寒风检查每一种商品;在边玩的小作坊,他们不辞辛劳,认真检查每一个生产许可证是否符合标准…… 经过七天突击之后,硕果累累。 如何来评价一个政府部门是否在为百姓做事无非看它是否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是否把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8.
从交易成本理论看农业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品质的差异难以被普通消费者识别,有些品质特征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和有关设施才能加以辨认,因此品质差异很大的农产品市场遇到了因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巨大交易成本.农业标准化就是为了克服这种源于机会主义行为的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在以上理论框架下论述了农业标准化的内涵、作用以及我国在实行农业标准化中遭遇的困难,最后据此分析并给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能改变一家一户一块地的小农经济生产组织形式,就不可能有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现对浙江省供销社近几年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在学习和研究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供销社系统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4月24日至5月4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护农“春雷行动服务垦区行”在我省垦区全面开展。哈尔滨工作队牢记使命与人民的重托,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大力弘扬“春雷精神”,无私服务垦区,以生动的实践又谱写了一曲质监护农的春雷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