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主要表现为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实另外一类信息不对称也越来越引起监管者及社会公众的注意,那就是保险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投保人或保险潜在消费者甚至对社会公众投资者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这种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很容易被保险市场参与者所利用,并导致保险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角度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机制,梳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方法,并从中得到保险市场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建议,以期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对保险业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经济与管理》2006,20(4):76-79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保险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主要包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保险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要加强保险市场信息披露,完善和发展保险技术,整顿市场秩序,以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双重性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双重性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投保人(农业生产者)拥有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个体信息优势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人拥有的有关保险产品、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等整体信息优势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双重性的策略建议,从而促进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问题,这种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很容易被保险市场参与者所利用,并导致保险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角度研究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机制,梳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方法,并从中得到保险市场应对道德风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投保人无法了解保险产品质量,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实际情况又不如投保人了解透彻,导致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高质量保险无人买,而投保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保险供需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市场与一般市场一样受供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然而由于保险市场较其他市场更具有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使保险市场上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更为突出。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风险厌恶者,并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确定保险需求。然而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往往通过保险费率和保险公司成本等杠杆,妨碍保险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促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增加交易成本,减少保险业的经营利润,导致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供求难以实现均衡,影响保险业的发展。因此,研究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对完善保险制度,促进保险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贺方 《时代经贸》2007,5(12):188-189
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则是不良贷款发生、农村金融抑制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力求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贺方 《时代经贸》2007,5(12X):188-189
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则是不良贷款发生、农村金融抑制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力求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下的商业秘密交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消除商业秘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 ,关系到交易能否实现及其效率。本文分析了商业秘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及其表现形式 ,提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交易负面影响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茉  邢勇 《当代经济》2007,(17):168-169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出现信贷配给现象.与一般性均衡下的供求相等不同,信贷配给性均衡状态下的需求大于供给.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配给的传导机制,并证明了信贷市场上配给性均衡的长期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常文硕 《时代经贸》2006,4(11):94-95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但是保险市场各方道德风险的存在使“最大诚信”难以很好的发挥。各种道德风险对保险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果不有效的控制,就会进一步引发保险业的诚信危机。由于保险机制的固有特性,无论是保险的买方还是卖方都不可能如愿获得足够的信息,这种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很容易被保险市场参与者所利用,并导致保险市场道德风险的产生。那么,控制道德风险的对策就是建一个“人人诚实守信”的保险业的信用体系,这个体系应该从监管、制度等层面上控制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外、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越来源在.然而,不论是从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上看,中小企业都存在很大资金缺口,由于目前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现实,使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放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院校学生评教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素冬 《经济师》2006,(4):104-104,106
学生评教是学生、教师和评价机构三方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一样,学生评教过程也有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文章分别就三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导致各自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评教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霞  徐向阳 《经济师》2005,(6):79-80
在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不但客观存在,而且是风险投资存在的前提条件。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在风险投资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文章在对于解决这两个问题须从治理信息不对称方面入手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资产证券化本身的博弈过程中也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文章在理论方面,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联系以及银行资产证券化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和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以银行资产证券化中各参与主体为对象,分析了其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建华 《现代财经》2006,26(6):28-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保险欺诈不断发生,而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诱发投保人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心理.应深入探讨怎样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公司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我国未来科技保险市场中可能出现的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提出建立由科技保险中两个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保险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组成创新战略联盟,并尽力解决联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达到双方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科技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下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融衍生工具公司内部、交易者、经纪机构、监管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分析衍生工具公司内部所有者与交易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说明了收益比率和风险选择是造成交易员过度承担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模型应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可以有效地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经济学认为,现实经济运行中交易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并从成本效益角度,运用博弈论理论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如何减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提出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