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报道形式。目前会议新闻报道程序报道多,领导活动和领导讲话多,占用的黄金时间多、版面多,受众对此意见多,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会议新闻报道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领导者对改革会议新闻报道的认识。二是记者要善于从会议中挖掘新闻,把受众感兴趣的,关系切身利益的,重要的信息提供给受众。三是记者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能把新闻从各种会议中挖掘出来,并用受从喜欢的方式和语言报道出去。  相似文献   

2.
对写好会议新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报道一直是困扰着新闻单位和记者的难题。目前,会议新闻存在着报道模式僵化,写作手法呆板的问题,读者不愿意读。有人对会议采取一概排斥态度,显然有些偏颇。作为党的新闻机关,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的任务,报道党政部门的一些会议也是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职责。那么,怎么才能把会议新闻写好,又吸引读者,笔者结合近几年会议报道实践,谈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会议报道是县级电视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报道中蕴含着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诸多价值含量较高的新闻。但是在会议新闻中。县级电视台又通常步入模式化、程序化的误区,形式单调,格式老套,枯燥乏味。观众没有兴趣。甚至十分反感。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压缩和改革会议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而随着观众精神需求的日益提高,改革会议报道已是迫在眉睫。不改,会议新闻就会失去观众,  相似文献   

4.
郝强 《黑河学刊》2004,(5):110-111
会议是获得新闻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会议报道内容的篇幅长、内容空、写法公式化的缺陷也在大多数报道中客观存在。所以,职业新闻工作者要改进对会议报道的写作方式,使会议新闻也成为受众获得大量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光余 《理论观察》2014,(7):119-120
正当代新闻媒介与会议结有不解之缘,这同传媒和政治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会议新闻常常在"会海"中迷失自己。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应认真研究会议新闻的特征,积极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从而与时俱进地推动我国会议新闻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主流媒体头条报道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角度多样,精彩纷呈.本文以此为案例,就当下媒体报道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写好会议新闻,提出了几点可供借鉴的意见.通过翔实的事例,探讨新闻媒体如何做好会议新闻的策划及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晓枝 《魅力中国》2013,(25):319-319
减少会议新闻,改进会议报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时至今日,效果仍不明显。会议多,会议报道多,已成为各级尤其县级广播电视台普遍存在的问题。编辑头疼,观众生厌。  相似文献   

8.
祁枫  李长军 《黑河学刊》2004,(4):104-105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能从受众的角度去考虑,精心捕捉会议新闻中的亮点,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舍金量",不拘一格地创新写作,使会议新闻具有趣味性、可读性、艺术性,就不难打造出会议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9.
戴婧 《理论观察》2008,(4):169-170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地市报纸如何生存,是业内人士一直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些城市报的新闻本地化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些党报虽然增加了本地新闻的数量,但在新闻制作上还是陈旧的方式,老百姓关心的信息淹没在党政的会议报道中,可读性较差。新闻本地化是地方报纸发展的根本出路和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作深度、广度、厚度的综合分析,周密的安排部署,以使宣传报道达到最佳的效果,产生最大的效益。一是掌握新闻策划的分类和特性,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基础;二是掌握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是有效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连续三年,《中国报道》获准进入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在代表、委员驻地及新闻中心等区域摆放。“两会”期间2014年第3期《中国报道》封面故事“大国善治”引发了与会代表、委员的阅读关注。  相似文献   

12.
吴辰 《魅力中国》2014,(16):285-285
电视新闻报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新闻信息的主流方式,而随着我国电视业的专业化发展,新闻类报道的内涵逐步提高。其报道深度决定了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并直接关系着媒体收视率。自媒体营销现象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变得异常突出,电视新闻报道在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一场关于其深度和竞争力的巨大挑战。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视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 ,较之其他媒体 ,其更具有威力、穿透力 ,但也存在诸多现实困难 ,因此要提高电视批评报道的质量 ,应注意方式、方法和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哈琳琳 《魅力中国》2014,(12):293-293
作为新闻工作者碰到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报道。我在交通行业从事新闻事业20多年,每年参加系统内的会议上百个。那么应如何对待会议,怎样搞好会议报道呢?  相似文献   

15.
孙小影 《理论观察》2008,(2):173-174
会议新闻在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一般都通过会议形式,发布重大决策,进行各项工作部署,特别是各级党代会及中央和地方的两会(人代会、政协会议)都是研究和决定国计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事关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因此,搞好会议新闻的宣传报道,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更好地完成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电视深度报道是指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对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效果声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并以最快最佳的传递形式报道给广大受众。电视深度报道通过系统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实的性质、原因、结果等,就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揭示其内在本质,从而正确引导舆论、解疑释惑。要很好地达到上述目的而不失之偏颇,就要讲究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铮 《魅力中国》2010,(3):217-218
会议新闻报道在电视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每年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的“两会”,再到各部委的工作会议.各行业因形势发展而召开的系列会议。由此可见,采写会议新闻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王迪 《魅力中国》2014,(20):284-284
近年来,我国公众运用大众传媒参与反腐的案件日益增多,大众传媒的社会监督功能愈加明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记者和新闻媒体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导致反腐报道无法很好地实现其传播信息、监督公权和警示启迪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反腐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反腐报道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马锴 《魅力中国》2014,(5):298-298
新闻媒体的特性就是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所以突发事件历来都是新闻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突然发生的社会事件,通常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突发事件带有严重的破坏性,给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所以,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并尽可能提高报道质量。但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性直接制约了对其报道速度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才能够实现报道迅速、准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也称之为新闻背后的新闻。从内容上而言,深度报道是否具有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是否具有新闻要说真话的基本品格;是否具有历史真实记录的新闻使命感,是深度报道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