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5,(23):147-149
本文通过研究股指期货推行前后两段时间,比较分析投资者不利的K线形态的个数,来判断是否股指期货的推行加剧了A股市场的波动;并对股指期货交割日前三天,上证指数的涨跌幅来比较,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加剧了A股市场的波动,又由于两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对称,使得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不能得到保护,而T+0制度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拥有股指期货的A股市场,并对今后T+0交易制度的推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已实施15年的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T+1制度仍发挥着促进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但"T+l"交易制度并不能更好地保护下跌行情中从事股票交易的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在上海股票市场上"T+1"交易制度下的交易令投资者不能及时更正交易错误,导致投资者的交易风险有扩大趁势。利用EGARCH模型说明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大熊市和小牛市的基本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综合考虑我国股票市场的未来发展以及两种交易制度带给投资者的交易风险,实施"T+0"交易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对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呼吁已久,随着期货"大戏"的缓缓明朗,与之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也在得到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其中,国际期货市场交易中的熔断制度被运用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中,对市场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本文阐述了熔断制度的作用及效果,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中熔断制度设计的特点,并借鉴国外期货交易所熔断制度的设定,对我国熔断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当前交易量和交易信心减少,虽然中国股市没有像美国在金融危机下损失惨重,但是中国股市在自六千点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股市的希望完全放在了交易制度上的改变,将原有的T+1单项交易制度改为T+0双向交易制度,以此来刺激当前的股市交易量,增加股票和资金的流通量。虽然新的制度可以为我国股市创造新的机遇,但是股市的交易风险同样也被放大了。本文通过逐一分析新的交易制度下的市场风险,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但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沪深300现货市场的交易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即相对于股票现货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提前15分钟开盘,延迟15分钟收盘。运用日内分笔数据和分钟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不同交易时段的交易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不同交易时段知情交易者市场参与度存在明显差异,提前交易时段知情交易的概率最高,现货交易时段次之,延迟交易时段最低;沪深300股指期货在开盘时段的交易提供了较大的价格发现,特别是开盘的第一笔交易包含有大量的私有信息,价格贡献最大;提前交易时段私有信息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高;尽管提前交易时段的交易提供了较大的价格发现,但定价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随着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和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推出,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告别了只有现货没有期货的历史,吸引了大量的股指期货投资爱好者参与其中。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的大部分投资者缺乏对股指期货交易策略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许多甚至继续沿用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方法来进行期货交易。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认识股指期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对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沪深300股指期货自身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介绍股指期货的套利交易策略,给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正式推出,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并准确掌握股指期货这一金融期货的交易规则、交易策略和运行特征,股指期货的实验项目的开发至关重要。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股指期货的系统性实验框架,包括股指期货交易操作型实验、决策分析型实验、实证研究型实验,为股指期货的实验项目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正在进行中,相关的制度与规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改与完善。其中,国际期货市场中的熔断机制也被运用到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中。目前我国股指期货交易运用的熔断制度,体现了股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投资主体的行为、意识形态的特点。文章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中熔断制度设计的特点,阐述了熔断点、熔断启动时间和熔断生效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并针对我国股指期货熔断制度的不足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指期货投机套利交易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投机套利交易有一般投机交易和套利投机交易两种。一般投机交易是利用价格波动.通过低价买人高价卖出的买卖对冲来获利.而套利投机交易则是同时交易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谋求从期货、现货市场同一组股票存在的价格差异中获利。可见,股指期货投机套利交易的目的就是获利,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重点反映其收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中的熔断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正在进行中,相关的制度与规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改与完善.其中,国际期货市场中的熔断机制也被运用到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中.目前我国股指期货交易运用的熔断制度,体现了股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投资主体的行为、意识形态的特点.文章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中熔断制度设计的特点,阐述了熔断点、熔断启动时间和熔断生效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并针对我国股指期货熔断制度的不足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小香 《企业导报》2015,(4):166-167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更加重视文化的作用,更好的利用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家,尤其是创建企业的企业家本人,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本文从趋势科技"4C+T"文化入手,对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形成之间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希望能对更多的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拍卖的方式分配排污权既是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又是市场价格扭曲的纠正。本文基于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方式,分析了排污权拍卖中厂商的最优策略和政府对排污权拍卖的机制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3.
齐萌 《企业经济》2012,(9):161-165
证券金融公司是融资融券交易中转融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证券金融公司在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扩大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渠道、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通过与其他相似金融机构的制度比较,应将证券金融公司归为一种新型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同时,在证券金融公司的制度构建上,应重点从证券金融公司的制度定位、立法形式、监管主体、业务范围等方面考量。  相似文献   

14.
李博  陈建华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93-93,95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商事登记法律制度中有违效率价值的问题就完善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实现效率与价值最佳均衡提出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正在全球推广,以期通过经济调节手段来抑制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欧盟作为全球节能减排的先行者建立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作为参与国家最多、碳排放交易量最大的碳交易系统,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取得了阶段性的瞩目成效。但作为前期的摸索者因无例可寻,碳排放交易体系在不同阶段因其政策、规则及分配等运行机制设定等方面的缺陷,暴露出其系统设计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中国计划在2016年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系统,借鉴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相对成熟的运行经验与教训,对优化和完善中国的碳交易运行机制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证券交易所竞争日趋激烈,证券市场结构变革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证券交易所也面临着体制转轨和迎接竞争的双重挑战。本文从公司制与会员制的比较入手,深入探讨交易所公司化的动因,并阐述了与公司化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权延  徐强 《价值工程》2011,30(16):153-154
本文根据中国股票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定,构造出动量效应的成本因子,然后根据构造出的动量效应成本因子对零成本条件下动量策略持有期的累积超额收益进行调整,检验在考虑成本因素以后,中小板市场中的动量效应是否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近期A股市场内部人股票交易活跃的六家公司为例,通过考查信息披露与内部人股票交易间的关系,解释内部人股票交易的获利策略。研究发现,在允许内部人交易本公司股票的情况下,信息披露与内部人股票交易关系密切,内部人存在利用私有信息和策略性信息披露两类获利策略。信息权力是内部人股票交易的获利基础,公司业绩是影响内部人股票交易获利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法律诉讼风险并没有对我国内部人股票交易和信息披露产生明显约束作用。这些发现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内部人股票交易行为规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虽然影响我国节能减排的原因较多,但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不到位是重要原因。本文讨论国际上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成功经验,并由此得出对我国尽快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When an investor buys and sells the same stock on the same day, he is said to have made a day trade. Using the trading records of Finnish traders,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day trading is related to volatility of stock prices. I find a strong positive time-series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day trades by individual investors and intraday volatility among heavily day traded stocks. This effect is robust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previously documented volume–volatility relation.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joint hypothesis of price pressure and volatility induced day trading dominates the liquidity effects of day tra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