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元 《中国工商》2005,(3):140-141
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人掌握的。如果企业的员工对老板“阳奉阴违”,那么这个企业就该好好“诊断”了。  相似文献   

2.
在尾随白酒“逛”了一圈酒店终端之后,黄酒企业开始发现那些“终端”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一方“乐土”。如何找到一种适合黄酒产品自身特点的特色推广方式成为黄酒企业苦苦思考的问题。黄酒产品进行单独推广显然有些势单力孤,那么如何让黄酒产品的饮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如何让黄酒的文化个性深入人心呢?通过与饮食文化的嫁接和整合来给黄酒的文化诉求“加分”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备好“鞍子”再“上马”阿文目前,随着企业改制的全面推开和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将有一大批职工要面临着下岗。那么,下岗以后的职工究竟如何去寻找生存之路,固然办法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一个上乘之策,就是实行“再就业”。然而,又如何才能使“再就业”成为现...  相似文献   

4.
郭钰冰  沈赛男 《商》2013,(9Z):57-57
“摸着石头过河”的传统管理思维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还存在着这样的思维,还在漫无目的地经营,那么结果注定会被市场淘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企业首先就要制定出目标,还应根据目标推出相应的战略,最后要尽力营造出内部文化,使得企业整体都能朝同一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5.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拥有不止一个成功基因,从文化、品牌、产品、营销、管理、经营到精兵强将的团队建设,再加上生逢其时的时运造化。反之,一个身处困境的企业也往往面临多个“病灶”,非一剂仙丹可以妙手回春。当我们在检视企业,特别是服务型企业的代表——酒店时,经常发现执行力不足是很多问题的根源,那么酒店执行力的短板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何补强“短板”?本文试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发展中,“箭”可以代表品牌,“靶”可以代表消费者,“弯弓”可以代表企业品牌积累或者战略发展的过程。那么上海企业是如何看待这三个方面呢?论坛第二环节,主持人列出“箭”、“靶”、“拉弓”三个选项,场上嘉宾与场下嘉宾充分互动,根据自身特点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保振 《华商》2013,(6):74-74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可见规律,个性可见魅力。无论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多么丰富,都南“一体三翼”构成,即以企业的“人格”文化为“体”,以企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翼”。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西方文化重“实”,那么,东方文化则往往偏重于“名”,所谓“名正则言顺”是也。对新时期商业文化的提倡和培育,一些国人便打出“儒商”的名号,且得到社会上不少人的认同,至于“儒商”的“儒”,究竟与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文化形态的传统儒学有无冲突,本质有何区别等,却乏人探究了。古人创造汉字真是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9.
黄正  韩玉启 《江苏商论》2006,(3):129-130
本文借用模糊数学中“模糊”一词的寓意分析了企业文化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并从全面把握企业文化的“模糊性”这一本质特点出发,提出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作用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天下无贼》中黎叔说的。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很重要。那么,“年轻”的中国物流企业又将怎样“苦炼”人才,应对新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11.
木又 《上海商业》2008,(1):61-61
作为走过一百多年的“老字号”企业,“新光”以市场为导向,把经营特色和商业文化相结合,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在服务上下工夫,树立品牌形象。用经营特色来丰富发展商业文化,用商业文化来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体现“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龙江老字号”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是“龙江老字号”企业应对挑战、快速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建设并创新有效的企业文化是“龙江老字号”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本文通过对“龙江老字号”企业的文化现状的分析,提出“龙江老字号”应在继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顺应时势,满足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谁问“2005年中国开店最多的企业是哪家”,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域集团”:如果有谁想知道“在流通领域跨行整合力度最大的企业是哪家”,谜底也是“中域集团”;如果业内要评选“在流通业谁最有潜力将自己打造成百年老店”,那么,中域集团会是最热门的候选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徐新  何乐 《中国市场》2006,(6):72-75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天下无贼》中黎叔说的。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很重要。那么,“年轻“的中国物流企业又将怎样“苦炼”人才,应对新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15.
王单 《广告导报》2005,(6):52-54
央视招标已是风雨十年路,10年中,每年都有许多企业夺取各种“标王”称号。每年一度的招标会成为企业争夺广告资源、展现企业实力的盛会。在这场盛宴中,有的是尽享美味,赚的盆满钵平,成为“市场明星”;有的是营养过剩,消化不良,最后被市场淘汰,成为“广告明星”们的反面教材。为什么有如此差距呢?企业如能在广告前充分准备,运作过程中表现出色,营销配合及时和内部资源支持有力,那么“广告明星”成为“市场明星”不是梦!  相似文献   

16.
浅析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一些企业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新形势下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是:确定企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全体职工的价值观;提炼“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应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同时,应实施制度在建工程和典型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7.
乍听起来,人们都会说“家电”不就是“家用电器”吗;冠之以时髦的“信息”二字,它也仍是个家用电器———一种能上网的家用电器。那么,以美国Sun公司的说法,在信息电器之前又冠上了“企业”二字,这“家电”似乎就身价倍增了。这倒不是说它的价格有多高,而是一种企业应用的“家电”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吗!听过Sun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宏德先生的一番阐述,笔者理解,把SunRay1称为“企业信息家电”有它一定的道理。企业信息家电当然不同于微软公司诠释的个人上网的“信息家电”,但企业也是一个大“家”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决策方向。本文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有效识别“员工关爱”的企业文化,检验和考察其对企业劳动力资源决策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不具有“员工关爱”文化的企业,具有“员工关爱”文化的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更高,且“员工关爱”文化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垄断性行业以及员工维权环境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劳动力成本的结构分析表明,“员工关爱”文化主要加剧了用工粘性而非薪酬粘性。机制检验发现,“员工关爱”文化通过增加劳动力资源的调整成本、促进管理层的乐观预期,进而加剧劳动力成本粘性。价值检验发现,在具有“员工关爱”文化的公司中,劳动力成本粘性能更好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高未来的公司绩效,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互惠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企业文化对公司劳动力资源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拓展了“文化与财务”的研究范式,而且为改善劳资关系、推动企业文化战略建设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金少策 《浙商》2009,(13):90-91
对娃哈哈来说,在“家文化”的企业文化大旗下,通过全员持股等激励机制来“笼络”员工、经销商,让他们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推动娃哈哈的腾飞。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企业内刊已经引起企业界、新闻界乃至社会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在中国企业成长的曲折历程中,中国的企业内刊经常扮演着非常复杂的“角色”。在企业内刊这个文化的“平台”上,经常上演着许多非企业的“话剧”,即使纯企业情怀的内刊也常常表现出许多反“企业文化”的倾向。严格按照企业规律办内刊者实在是寥寥可数。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内刊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企业老板和企业报人(笔者送给企业内刊同仁的称呼)五光十色的“文化”心态。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