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经济有助于城市内劳动收入更加平等吗?本文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收入差距视角,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和相关城市层级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扩大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间基本显著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更倾向于参加非正规就业,导致劳动收入低于城市人口,同时在就业过程中数字经济对农业转移人口存在就业歧视;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资本生产率上升、产业智能化、产业结构转型挤压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相对劳动收入,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反而加重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间的收入差距。本文认为,政府应积极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数字技能,在引导数字资本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有效破除户籍壁垒、公共政策供给不均的制度现状,以缓解数字经济引致的城市内劳动收入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调控主要针对建制市行政地域总人口,而缺乏对城市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的识别,这可能导致调控政策不够精准。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使用一公里网格人口数据和30米精度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对北京市城市实体地域和主城区城市功能地域进行识别,对北京主城区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变化进行测算,并指出现有人口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建 《中国改革》2005,(8):53-56
中国空间结构迫切需要调整粮食:2003年,中国3.5亿城市人口(为非农人口)的人均占地水平为146平方米,而1996~2003年中国城市和道路建设共占用耕地2240万亩,同期城市人口增加了5000万人,新增人口人均占地为300平方米;其中,2003年占地647万亩,城市人口增加了525万人,人均占地为813  相似文献   

4.
论西部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应用人口流动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西部地区的多数小城镇由于存在机制缺陷——缺乏增长点,与城市相比较,其并不具有聚集人口的拉力优势。由此,作认为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也逐渐显著。人口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东三省为例,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2010年六普人口数据,通过构建一种对人口进行空间化模拟的数学模型来模拟东三省各市人口,并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的模拟出东三省大部分城市人口数,但对于个别特殊城市人口模拟误差略大,因此,在进行模拟时针对结果准确的城市可直接使用本文模型,对于特殊城市应相应进行参数调整。  相似文献   

6.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发表的㈣年世界卫生报告》,在全球191个成员国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排名中,我国排在188位。中国医疗保障服务在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约占中国总人口15%的城市人口享用着2/3的医疗保障服务,而约占85%的农村人口却只享用不到1/3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中国政府在2002年下半年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以改变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而其定居地点的选择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方法]文章以安徽省3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不同类型的村庄和5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Arcgis三维可视化和SPSS回归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及定居意愿。[结果](1)安徽省农村人口的流动模式已形成较显著的差异性,皖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稳定型,空间选择集中于周边大城市,但分散性显著;(2)皖中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稳定型,空间选择形成合肥市和长三角2个中心聚集区;(3)皖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开拓型,空间选择以省外为主,集中于上海市、浙江等区域,近年人口回流趋势明显。[结论]安徽省农村人口定居意愿选择依次是村庄、县城(城市)、省会城市、乡镇和省外城市,影响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因素为年龄、子女上学地点、村庄产业类型、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建议加强县城(城市)、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承载农村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需求,县城(城市)、乡镇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扩大上海人口规模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上海市对未来城市适度人口或合理人口规模进行了系列研究。在政府和专家之间不断磨合的基础上,目前大家对上海是否需要继续扩大人口规模正在取得相近的意见。前不久我们分别用多目标决策(P-S法)和经济适度人口(EOP-MM MODLE)进行模拟,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得到1800-1950万人口的结论。然  相似文献   

9.
《南方农村》2007,(6):54-54
记者从云南省公安厅了解到,从2008年1月1日起,云南省将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模式,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籍关系,统称为居民户,以准人条件取代人口控制指标。但公安厅负责人表示,这样做并不等于取消了“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存在的客观事实,也不能改变城市和农村的差别等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他们一切活动的基础全都在“人口”。人口加经济,构成“社会”;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资源、生态、环境等三者的支撑,这三者构成“大自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及其变化,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数据。当前,上海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大讨论,人口就成为众目睽睽的重大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新时代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科学探究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困境与对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目前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面临的制度保障不足、融入基础较差、参与能力较弱、参与渠道狭窄、共享机制缺失、融入水平较低等困境,本文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制度保障、夯实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基础、拓宽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渠道、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水平等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逐渐显露的"城市病"问题开始制约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引发学术界对于城市病成因的探讨.人口膨胀作为城市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对其是否导致城市病,学者们的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城市病的缘起、概念及表现进行整理,对人口与城市病关系所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评析,最后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杨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的水产、畜牧、林业、乡镇企业都发展很快。农业最大的根本问题是耕地锐减,粮食生产不稳,甚至出现滑坡的趋势。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口增加很快,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大,人地矛...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37):F0004-F0004
温州,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全市人口750万,辐射周边地区人口3000余万,是浙南、闽南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中,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有533个,占全国城市的80.7%,中小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9%,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也比较均匀。推动中小城市及其城镇发展,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应该怎样发展中小城市及其城镇,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16日发布的《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调查显示,在特大城市严控人口规模的背景下,北上广三地农民工的”留城”意愿依旧较高。北上广吸引大量外来从业人员流入的现象,并不会因城市人口控制政策而出现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市长协会目前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年卷指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则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8.
1.乡村居住人口低于50%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难以像本地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社会待遇。  相似文献   

19.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发现转移的结果是引起了城市失业率的提高,说明目前向城市转移这一途径的潜力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齐齐哈尔是中国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我国东北边陲的最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丹顶鹤之乡。辖7区8县1市,幅员面积4.24万平方公里,人口561万,其中市区人口143万。2002年,被国家权威机构命名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