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而其定居地点的选择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方法]文章以安徽省3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不同类型的村庄和5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Arcgis三维可视化和SPSS回归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及定居意愿。[结果](1)安徽省农村人口的流动模式已形成较显著的差异性,皖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稳定型,空间选择集中于周边大城市,但分散性显著;(2)皖中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稳定型,空间选择形成合肥市和长三角2个中心聚集区;(3)皖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开拓型,空间选择以省外为主,集中于上海市、浙江等区域,近年人口回流趋势明显。[结论]安徽省农村人口定居意愿选择依次是村庄、县城(城市)、省会城市、乡镇和省外城市,影响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因素为年龄、子女上学地点、村庄产业类型、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建议加强县城(城市)、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承载农村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需求,县城(城市)、乡镇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关系"与农村人口流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黄颖 《农村经济》2012,(4):82-85
笔者通过对经历农民外出流动的典型乡村的观察,在文中对“人口安于不流动”和“没有陌生人”的乡土特征做出回应.人口流动现象施加作用的层次和领域正是农村社会变迁发生的场所,即留守乡村的生活形式以及逮些日常现实的社会过程.关于流动的实践意识已经成为留守社区人口的基本行为取向;乡村社会关系因农民流动而引发差序格局的纵横变化和“熟悉的陌生人”现象;流迁行为的不彻底性,又局限着农民的生存价值和自我实现具有很强的内倾性.  相似文献   

4.
人口双向流动有助于加速城乡融合,但现阶段城乡人口流动呈现出不稳定性,单向流动仍然在多数地区占主导,为改善这一现状,需构建有利于人口双向流动的融合制度体系。为此,一要从户籍制度入手,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二要加大对土地制度改革,让土地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三要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构建更为开放包容农业经营制度,吸纳新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治理,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波特-劳勒激励模式的农村人口流动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绪梅 《农业经济》2004,(12):31-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有其特有的基本特点和极强的现实效应,文章运用波特-劳勒激励模式对农村人口的个体流动行为进行分析,认为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农村人口的流动决策,并从模式中引申出一些政策含义,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村庄,作为农村地区最基本的微观构成单元,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发生了急剧变化。文章在浙江三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村庄变迁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与变化,总结村庄劳动力流动的变迁历程,分析劳动力流动对村庄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的部分行政村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SPSS19.0得出结果表明:受访者家庭人口数、现居住房面积、住房年限、被访者所在村庄的人口规模这四个变量对农民集中居住意愿影响明显。总起来讲,农民集中居住意愿与住房面积大小、家庭人口数、所在村庄的人口规模呈负相关的关系;与现有住房年限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一、前言在拥有大量农业人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我国,农村一些劳动力以跨区域流动的方式转入非农产业,是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一种富有时代意义的必然现象。不论人们...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子华  王晚英 《中国农史》2005,24(3):103-112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学术界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代农村人口流动所做的探索,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流动趋向家庭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农村》2003,(6):44-44
我国的人口流动正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式的流动向家庭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的“单身方式”外出,而是以“举家迁移”的形式进行流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迁移问题专家段成荣教授分析说,从世界范围来看,流动人口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是先锋阶段;二是家庭化阶段;三是大众化阶段。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中的家庭化过程。这也使得流动人口中儿童的规模越来越大,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在我国超过1亿的流动人口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占到19.37%。…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采,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江苏省农村流动人口统计资料,本文归纳了现阶段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运用时间趋势外推法对其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人口流动对江苏农业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的相关策略,试图为推动江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也呈急速推进之势。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是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的,各地以往的城市化,出于对拆迁成本、居民就业和开发利益的考虑,对农民居住比较密集的村庄敬而远之,结果造成城区绕着村庄走,许多近郊村庄,相继“融”入城区,出现“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的不协调景观。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下,“城中村”显然成了另类,他们陷在“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处境之中,被一些社会学家称为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塌陷带”。被城市包围的“都市村庄”,如果错过本轮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机遇,则会极大增加后续改造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农村、农民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亟待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的分化与流动陈家骥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又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二是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那它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中国特色。一、农民流动是农民分化的过程“民工...  相似文献   

15.
<正>人口流动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特别是缩小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过去,人们总想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投资的方式缩小差距,忽视人口流动,甚至限制人口流动。其实,解决城乡和地  相似文献   

16.
出门(散文)     
家乡一带的农村,人们到离自己所居住村庄以外的地方去,谓之为:出门。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乡父老乡亲们,出门活动范围是很小的,走亲戚、赶集、逛山会……基本上是在自己所居住村庄周边活动。出门,最远的行程不超过二三十里路。俺村,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子人,算得上一个较大的村庄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往后倒着数,出过远门的人屈指可数:历任“村官”们去县城参加会议;有几位复员退伍军人好幸运哩,门出得挺远呢,跨出省界去当兵;还有十几户人家也曾走出省界……唉,他们出那远门是够寒心的,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体制性障碍(一)现行户籍制度对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城市经济学家认为,小城镇建设会带来人口及其他资源的相对集聚。集聚的前提是人口和资源的自动流动。中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人口流动的最大障碍。尽管1997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户籍制度改革,但只限于少数试点镇。从全国看,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没有启动。农民进镇落户“门槛”很高,而且收费项目多,行政性限制多。农民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即使是进镇落户的农民,他们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用电用水、社会保障等方面只能享受“二等公民”…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性逐渐增强的双重背景下,探究劳动力流动“常态化”趋势下的养老模式选择偏好,对于科学有效应对农村人口养老问题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基于2019—2020年针对四川、河南、湖南、湖北等10余个劳务输出大省的农村居民的问卷访谈数据,通过Probit模型研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行为对其养老模式选择偏好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影响差异。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农村劳动力流动能显著改变养老模式的选择偏好,具体表现为流动行为使得农村流动劳动力更加偏好于社会养老模式;二、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会通过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不确定性和提高养老社交需求两条路径提升劳动者的社会养老偏好;三、代际差异和人力资本水平均会显著影响流动行为对社会养老偏好的效应水平,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小,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劳动者,流动行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越大。文章为认识未来老年人口的养老意愿、把握乡城流动人口养老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人口在空间上巨量流动,形成了人口空心村和实心村两类村庄。识别村庄人口流动差异性,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本文采用2016年中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行政村普查抽样数据,根据行政村层面人口流动数据识别并估算出中国人口空心村与实心村空间分布状况。研究发现:①村庄人口在流动方向和流动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口净流出行政村数量占比为79.01%,其中,空心化率不低于5%的空心村比例为57.50%,其空心化率为23.98%;人口实心村比例为12.15%,实心化率为21.16%。②人口空心村比例与经济水平负相关,东部省域空心村比例较低,中西部空心村比例普遍较高;浙闽粤深度空心村比例及其空心化率较高,但西藏、云南和新疆等边陲地区空心村比例和空心化率较低。③空心村人口外出以家庭成员流动为主,家庭迁移比例仅有26.88%。黔川渝等南方农村家庭迁移比例较低,而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北方农村家庭迁移比例较高。④人口空心村空心化率受村庄所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其中,地势地貌和灌溉水源对深度空心村人口外出影响较大。⑤城郊型实心村数量较少但实心村比例和实心化率较高。平原地带实心村比例和实心化率高于丘陵和山区。浙江、广东和江苏实心村人口净流入最多,三地合计占全国的45.57%。浙江和广东农村人口流动模式有显著差异。珠三角实心村实心化率较高,而珠三角周边地区空心村空心化率较高,实心村和空心村形成强烈反差。浙江省实心村比例高而空心村比例低,农村发展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基于群体利益异质性视角,通过比较百山祖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内两个典型村庄的特征,辨析经济和社会利益异质性对宅基地盘活的农户自组织模式与政企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为因地制宜选择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宅基地的盘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群体利益异质性所引致的选择性激励能促成宅基地盘活的集体行动;(2)资源禀赋、群体规模、人口流动频率的村庄特征影响群体利益异质性程度;资源禀赋较好、群体规模较小、人口流动频率较低的村庄经济和社会利益异质性较强,资源禀赋较好、群体规模较大、人口流动频繁的村庄经济利益异质性较强但社会利益异质性较弱;(3)经济和社会利益异质性均较强的村庄更容易形成农户自组织的宅基地盘活模式,经济利益异质性较强但社会利益异质性较弱的村庄则适用政企合作模式。研究结论:群体利益异质性是影响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宅基地盘活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单一的强经济利益异质性不足以促成宅基地盘活的集体行动,还需发挥社会利益异质性对农户的内生激励作用,更好地落实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