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子知识工程的隐含经验知识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知识工程对隐含经验知识的传播作用;介绍了知识工程的知识表达技术和组织技术:提出了从知识工程角度对隐含经验知识进行测度的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知识单元研究了隐含经验知识的规模测度,从知识主题和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方面探讨了隐含经验知识的复杂性测度;最后给出了隐含经验知识量的综合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工程的隐含经验知识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知识工程对隐含经验知识的传播作用;介绍了知识工程的知识表达技术和组织技术;提出了从知识工程角度对隐含经验知识进行测度的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知识单元研究了隐含经验知识的规模测度,从知识主题和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方面探讨了隐含经验知识的复杂性测度;最后给出了隐含经验知识量的综合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知识工程对隐含经验知识的传播作用;介绍了知识工程的知识表达技术和组织技术;提出了从知识工程角度对隐含经验知识进行测度的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知识单元研究了隐含经验知识的规模测度,从知识主题和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方面探讨了隐含经验知识的复杂性测度;最后给出了隐含经验知识量的综合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本质,认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在提高高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上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非正式交流是高科技园区传播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主要途径高科技园区要注意发展非正式交流来传播隐含经验类知识,提高园区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知识管理重点与难点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知识具备的特性入手,提出知识的信息特性、个体性、隐含性以及动态性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阐释了知识管理的重点应体现在知识要素和知识过程管理,即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分享与创新管理。并对知识管理的难点以及相应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若干知识经济的论著,对四种类型的知识从认识论角度来对比说明其明晰知识和隐含知识的特点,着重说明企业也是人类知识,尤其是隐含知识的重要来源,企业在知识传播与利用、在技术的投资及技术创新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到,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交流形成了知识网络,并与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相一致。促进创新需要各行动者——企业、实验室、研究机构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和企业的竞争又促使以信息分析为基础的商业情报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的分散性、隐含性、情景依赖性和过程性的视角,笔者分析了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如果要充分利用知识,就需要根据知识特性将知识与战略决策权进行有效配置。因为知识的分散性、隐含性、情景依赖性和过程性,其中分散性知识和隐含性知识难以转移,而情景依赖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无法转移,所以将知识传递给企业传统的战略计划部门有时是一种高成本的选择,那么将战略决策权配置给拥有知识的人成为成本较低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集群化:基于知识分工协调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集群化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引致的知识分工的深化和创新合作网络的扩展。为了有效解决外部知识资源的嫁接问题,获取知识分工所形成的递增报酬,创意产业集群化网络应运而生。集群化网络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优势,又促进了网络内部知识分工的深化,有效地推动了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减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为成员自身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而形成彼此相互演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各类知识的管理在企业中越来越为重要,知识经济的蓝图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知识创造和发展大大降低了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附,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并汇总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从企业与各参与者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采用混合动机下的多人博弈,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激励模型,并找出纳什均衡点,以其为出发点来探讨如何通过克服共享障碍充分激发员工的共享热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企业集群主导学习模式的演进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其主导学习模式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演替上升的过程。企业集群主导学习模式的演进与知识的隐含性,以及由隐含性带来的不完全外部性和有限交流特性紧密关联。在知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地方化学习、专业化学习和全方位交互学习不断演进的特征,企业集群主导模式的演进实际上也是一个集群主体基于不同知识类型转换的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