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沿海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的形成与松动新中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受旧体制下工业布局和国家强大的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刚性迁移,人口迁移的主体是农村人口,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随着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在这几十年间,还出现过几次人口大规模、有组织地从城市向农村倒流的现象。这种刚性的人口流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使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都付出了难以补偿的巨大代价。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另一特征是建国三十年来自发性的人口流动几乎处于停滞  相似文献   

2.
蔡龙海  杨松 《乡镇论坛》2009,(17):14-14
大丰市是江苏省一座年轻的生态型海滨城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74万,其中农村人口43万,辖14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大丰港经济区。近年来,大丰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突出农村社区硬件建设、体制创新和功能提升,积极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条件下,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体制制度的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行的协调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核心是要造就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人口自由迁徙、劳动力自由择业,城乡地位平等、互通开放、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新体制.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把所有乡村改造成城市,更不是把城市变为乡村;也不是只修几条公路、建几幢房子、搞一些农村设施建设,而要从发展阶段、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协调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4.
谢自娟  徐平 《数据》2008,(2):54-55
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而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渐被打破,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逐渐增大,我国有可能面临“新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会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借鉴复杂科学管理理论,提炼出了影响结合部地区管理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包括土地、经济、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的互动模型,指出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是多因素影响的系统问题。进而从城市发展规律、区域功能定位和城乡二元体制等三个角度分析了导致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的体制性根源,提出要以创新带动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促进结合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格局是实现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的基础性瓶颈。其中,城市吸纳了大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性资源,以至于城乡文化资源在总量上,省份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文化资源的不均衡,影响着众多农村人口无法同城里人一样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传统的乡村社会的土壤正在消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工业社会需要的新文化模型正在形成,城乡文化资源的不均衡正在成为其形成的现实阻碍。所以,探究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对策机制,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消除城乡差距,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最终实现广大农村人口文化权利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于1985年5月撤消唐山地区行政建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10县5区2个农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623万,其中城市人口133万。五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完善新体制,逐步理顺城乡关系,围绕开发资源、推进城乡协作、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区,积极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  相似文献   

8.
李泉 《企业活力》2013,(3):101-106
反思和检讨中国城乡发展的实践不难发现,中国城乡发展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城市发展模式粗放、城乡区域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城市要素集中度与发展效率不高、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矛盾突出、城乡统一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与公共服务不均衡、乡村综合竞争力薄弱、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治理难度大、城乡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凸显等不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的诸多问题。面对新时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环境变化,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城镇(群)与新城区成长的辐射拉动作用,更加强调新农村建设的内生驱动特征与产业化组织化进程,明确不同类型区域新型城乡形态的特殊发展状态及其对于不同区域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趋势性重构作用,进而以科学支撑机制与多元制度创新体系,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究》2009,(8):6-6
“全国有1.4亿介于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扩大内需面临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与限制农民工进城定居的政策有关,所以首先要解决这部分农民工人口的城市化问题。”7月2日,国家发改委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城乡二元体制有望在本轮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加速松动,而首先获益的,将是流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崔文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更为突出,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特大城市,是计划经济的指挥控制中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过很大差距,二元结构尤为典型。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城市的集聚...  相似文献   

11.
严红 《城市问题》2013,(1):20-25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带来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和城乡二元结构加剧等问题,必须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转型,走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并重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单个城市地区坚持城乡统筹、在相邻城市地区发展城市群、在县域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加强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安居城市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不完善,增大了新时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难度。住房租赁供给改革以增加居住方式选择、改善租购传导机制、衔接城乡土地制度等方式,推动城乡人口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适应人口流动趋势和城市房地产市场矛盾变化,提出以大城市为主增加住房租赁供给、以职住平衡和租购同权为导向提高使用效率、以持有运营方式拓展城市开发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胜毅 《经济界》2013,(1):57-60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种城乡互利、融和、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更是一种中心城市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目标模式。城乡一体化体现城乡之间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这个复合系统的耦合过程,必须遵循"五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才能做到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也是国家和区域内最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两者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如何防止“空壳化”及其带来的农村萧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将城市和乡村置于“人口—产业—土地”整体性的网络中重新审视两者的逻辑关系,科学分析研判城乡发展的演进过程,系统甄别城乡融合机理特征,有效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规律,构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这一新型解释框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县域常住人口外流趋缓,县域内部城镇化加速、城乡双向流动渐成趋势,不同县域人口集聚和流失不断分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建议顺应城乡人口流动新趋势,因地制宜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多层级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梯度配置县域城乡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分类明确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和思路。同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强化体制机制支撑等方面加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中国城市化既存问题: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功能与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城市首位度高;后来居上与后发劣势并存,整体处于人口城市化初级化水平。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策需正视人口增长与区域差异双重压力;消除制度性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二元体制,培育城乡制度贯通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城市化指标体系;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承认农民是市场主体;积极培育新兴城市;保护进城农民利益,创造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理论分析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作用;实证检验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城乡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证上出现不一致,主要源于现行体制下城乡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政策选择,不应忽视对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思考。河北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最后应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达3倍之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收入差距造成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直接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保持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对于经济相对高速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高度集聚的城市是必然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关系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们要处理好市中心人口郊外迁移的问题、处理好农村土地顺利流转问题、加快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降低通勤费用,学习西方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以农民为建设的主体,进行各方面机制以及体制的创新,优化上海中心城市以及郊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按照“1966”大力发展新城、新市镇以及重点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