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术之城     
抗战时期的重庆,是战时中国美术的中心,它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活动,都牵动着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抗战美术,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宋广林 《老区建设》2009,(10):57-58
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的出版史实,阐述了我国近现代美术文献发展的状况及特点,并指出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的出版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术市场的出现.对我国的美术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书画艺术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美术市场中经营队伍的形成、书画收藏队伍的日益增多,表明中国美术市场的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109-109
中国民间美术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是各民族美术传统形成的基础和本源,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对美术的追求,并将本地区生产生活的内容融合到民间美术创作当中,形成了造型多样、色彩斑斓、富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它以变化多端的造型,夸张、平面、多变的色彩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功能,创作中的无拘无束让他们可以将一切转化为美术中的造型和色彩,充分展现他们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相似文献   

5.
阎晗 《魅力中国》2010,(6):172-172,165
本文从“游戏教学法”满足美术教学的需求、“游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游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等四个方面来阐述美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求知欲,使整个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6.
郑和明 《今日重庆》2011,(2):106-109
龚家成:重庆人。擅长版画、油画、国画、雕塑、篆刻、书法。其版画《驶向朝阳》和《高峡出平湖》分别获得1986和1987年长江青年画展一等奖;版画《巴山蜀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46周年”《人民日报美术专版》并入选《中国美术选集》。  相似文献   

7.
分析西学东渐时期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域外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影响,中国现代美术始终是在对自身传统的不断反思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中向前发展的,这一切的归结点是中国美术的自觉与自立,中国当代美术已经从西方的绝对影响中走出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现代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邵克萍,浙江宁波北仑小港人,自学美术。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浙江《民族日报》美术编辑。1940年开始木刻创作,为配合木刻运动的开展,曾与野夫等从事木刻用品生产及美术书刊编印工作。1946年参加筹备抗战八年木刻  相似文献   

9.
王翠玲 《魅力中国》2013,(25):152-153
美国教育家艾斯纳的DBAE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四个领域:“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根据我的专业性质和工作环境,在这里主要针对美学中的欣赏教学展开讨论。美术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基础、做好准备、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美术文化修养。当然美术欣赏教学工作也是由不同环节组成的,主要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这个过程。俗话说:“台下十分钟,台上十分钟。”所以课下充分备课很有必要的。首先,课程目标要明确,能预见教学环节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备课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如何教,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  相似文献   

10.
陆璐 《理论观察》2012,(3):119-121
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革命的时代,“革命”无论对于政治、社会制度还是对于文学、美术都是势在必行的时代趋势,以东西方美术交融为特征的中国美术变革,彻底结束了千年来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美术变革的代表人物,都不约而同的提倡走融合中西之路径,取长补短,同时他们心怀国族意识和时代使命感,期望中国绘画无论从思想上和内容上,还是技巧与技法和其表现形式上都焕然一新.他们对中国画变革所作出的努力为日后新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后来人可以从中得到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广福 《魅力中国》2010,(16):66-67
以辽中县农民画的设色特点为例,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特点及文化内涵,运用文献研究和例证相结合,论述民间美术色彩这种文化语言,更直接地使创作者与群众进行直接对话。古人独有的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才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并赋予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晁德仁简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顾问,省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20余幅选入全国美展,百余幅作品被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作品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新文艺大系》、《新中国美术50年》、《改革开放·中国美术30年》等画册、杂志,多次被全国各大报刊、专业刊物介绍。多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中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代表作品《迎春》被全国中小学、中等师范、大学美术教材作为范画选用,在纪念建国35周年时,4幅作品被选为全国纪念邮票出版发行。多次为全国重大活动创作作品。  相似文献   

13.
李世忠,字林胄。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系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画家协会、中国装潢技术学会会员,中国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理事会常务理事。擅长中国山水画,他潜心探索将西画中的色彩、透视、构图等技法和摄影艺术中的用光、明暗、景深等手法与国画艺术有机结合,融于一炉,锐意创新,铸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笃信“艺术源于生活”,终身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14.
冯晓军,男,1962年生,西安人。现任职于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多年主攻花鸟。作品笔墨酣畅、浑厚典雅、生活气息浓郁,常在中央、省、市级报刊发表,并入选《陕西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集》《中日美术通鉴》《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国际书画名家精品选》《中国美术选集》,获“丹尼尔杯”书画篆刻大奖赛金奖,  相似文献   

15.
浙江外贸大省的崛起是中国贸易大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回望浙江外贸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认真研究“浙江外贸现象”,深入探寻“浙江外贸轨迹”,全面总结“浙江外贸经验”,可以从浙江外贸大省崛起的背后得到开启“中国贸易大国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沈曙 《浙江经济》2012,(12):62-63
沈曙,浙江杭州人,籍贯平湖。现为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秘书长;浙江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商业职业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7.
王玺 《魅力中国》2010,(32):254-254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学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画与建筑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正如,中国画里有“计白当黑”一说,建筑设计竞也有极为类似的理念。建筑与绘画其实是相通的,应传统美术文化的土壤中吸取养料,设计出具有中国性的建筑作品来。  相似文献   

18.
李琳 《魅力中国》2014,(18):107-107
本文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融合了现代科技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体系,开掘了中国民间美术优秀的东西,拓展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民族语言。通过研究旨在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造物思想和独特的造型方式,为开辟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侯艳辉 《魅力中国》2014,(4):175-175
常有人说“文化成绩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事实证明那是有依据的,特别是在留守儿童数量日趋增大的农村中小学,德育“危险品”也呈上升趋势。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何琦 《魅力中国》2013,(8):265-265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实践证明,没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用处是不大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美术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少”、“精”、“活”的原则,抓住“情”、“趣”、“技”的特点,体现“观”、“思”、“练”的方法。美术教学要将美术技法变为学生的技能,就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问进行操作练习。由于课时有限,就要将时间合理分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