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管理国土资源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和国内外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大数据对遥感监测与数据挖掘的支撑作用,并从推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地质工作现代化、辅助矿产资源管理以及创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五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国土资源大数据研究和行业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析近年来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管理的成效、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结合项目立项、实施、结题验收到推广转化的流程,从国土资源部层面,以科技项目全程监管平台的搭建为抓手,创新性地在统筹、监管、推广三方面提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同时探讨了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部门、承担单位、监督部门等相关主体的协调联动关系,为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3.
土地执法监察是实现土地管理职能的核心环节,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研究基于"数字国土"的土地执法监察机制对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针对当前土地执法监察的问题,以"数字国土"业务平台为基础,从违法用地的判定机制、跟踪管理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3个方面对创新土地监察机制进行了论述,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土地执法监察机制提供参考思路,为实现高效、科学的全方位土地监察体系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以"阳光政务"建设为契机,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经过清查确权、数据录入、完善制度等工作,建成了覆盖215个村的"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水平,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抓平台创新依托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和陇西县情,对甘肃省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功能、结构和目前构建平台的障碍,并从标准基地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监管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以来,盐城市国土资源局盐都分局,围绕"用大数据管理国土资源,以信息化推进‘双提升’"的目标思路,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建成了盐都国土资源智能监管系统。盐都的智能监管系统,即在全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整治项目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利用通信塔基、高空建筑物、架设可移动式塔杆等方式,安装了207个可进行360度旋转4倍变焦的高清监控探头,对覆盖区域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监测。单个视频监测点监测半径可达3  相似文献   

7.
健全管理体系推进“三资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坚持以信息化为导向,积极创新思路,不断开展农经工作信息化的探索和尝试,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和"三资三化"示范镇建设,建成的监管平台覆盖全区307个村(含涉农社区),并在区建立"三资"监管中心,实时监督全区"三资"运行情况,提升了监督时效性,以手段信息化带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运营规范化和决策民主化.武进区先后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认定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优秀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雪堰镇等12个镇(街道)被常州市认定为"市级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示范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国土部门矿产资源监管缺位、滞后的问题,改变原有"被动"监管机制,结合矿山环境特点,从国土部门的视角,提出了基于矿山物联网和WebGIS技术构建矿产资源开采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并与应用实例相结合,系统阐述了矿产资源开采远程监控系统系统框架、组网方法及核心算法。在徐州地区煤矿及石膏矿的试点研究表明,系统改变了原有工作模式,在越界开采和储量管理上效果突出,能够适应国土资源部门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山东省五莲县依托"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网"(以下简称"三务"网)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监管平台,在全县推行"三公开",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产资源招投标、合同管理、预警监测、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台账等业务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三资"监管的组织网络化、产权明晰化、监督多元化、运行公开化、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实现了高度的网络化、数字化,物联网技术更是以传感方式将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连接在一起,提供了更加现代化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也渗透在各个领域,其中校园的建设依托于物联网更是实现了智慧校园的管理与发展,为教学与师生生活提供了更加综合的信息平台。本文从物联网的内涵及层次出发,分析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向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小城镇的发展真正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途径,必须进行乡镇合并,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形成城镇间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推动区域的健康发展;以益阳市南县为例,介绍其乡镇区划调整的历史沿革,乡镇合并的原则和依据,分析南县新一轮乡镇合并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巢湖泥沙淤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巢湖古今的泥沙淤积状况、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目前造成巢湖快速淤积的原因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清淤、沿岸筑堤、恢复流域生态和减少流域水土流失等减缓泥沙淤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东北、内蒙古地区木材供需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近年来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木材供需的发展状况。2005年该区域的木材供给量为4 066.91万m3,其中区域内木材产量占木材总供给量的67%,进口木材占总供给量的33%。2005年区域木材需求量为3 986.57万m3,其中满足区域内的需求占48%,满足区域外的需求占32%,满足国外的需求占20%。实证研究表明: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木材供给能够满足本地区及区域外甚至出口的需求,如果不考虑区域外及国外的需求,仅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木材产量也还是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建设需求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权法的征地拆迁补偿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物权法》相关规定为依据,通过深入理解其立法精神,分析现行征地拆迁补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征地拆迁补偿提出相应的完善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 ,分析了国土资源规划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认为国土资源规划学的研究重点是国土资源系统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类社会对国土资源系统的宏观调控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深度挖掘工矿用地的潜在价值将满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用地需求,减小政府的土地开发成本,保障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有效使用。本文以工矿企业持续退出,城市转型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增大为背景,以地方政府、工矿企业、投资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工矿用地退出中存在的利益冲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工矿企业、投资商在工矿用地退出过程中将会以各自所能获利多少进行博弈。只有各利益主体积极表达利益诉求,厘清产权归属,使各利益主体均衡享有工矿用地退出收益才能更好实现退出进程。  相似文献   

17.
依托“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研究(201254)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土资源文化类型的关注程度,国土资源文化描述认同程度,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关注、需求、获取途径、限制因素,国土资源文化发展存在不足,以及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制度和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促进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思路:提炼国土资源行业精神,塑造国土资源行业形象;提高国土资源队伍的文化素质;加强国土资源文化阵地建设和精品创作;积极开展国土资源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保障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建议: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机制;丰富队伍结构,培养专门人才;保证专项投入,吸纳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农业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目益严重,催生了两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两型农业是传统农业的转型,其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是两型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两型农业模式的概念、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式机制,包括模式形成机制、功能机制和区域适应性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究,并结合两型农业模式内涵和实践,提出模式选择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过程中,针对国土资源部相关规范中未予明确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地方特点,对规划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尝试和创新,旨在对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钦州市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且灾情惨重;1950~2001年旱涝灾害发生有周期缩短和时空的影响不均衡等特征;主要的致灾因子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异常、防灾减灾体系脆弱以及人口与社会财富集聚体的增多和集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