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互联网金融概念首次在国内提出。随后,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其便捷、低成本和强大的数据积累等优势得以迅猛发展。2013年,我国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加速发展(见表1),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得到多方认可(见表2),行业发展逐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虽然当前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规模优势明显,但 相似文献
2.
3.
4.
5.
《时代金融》2017,(14)
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和3G/4G手机网络的推广,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促成了二十一世纪短短的十年间催生了一个新产业,即"互联网金融"。可能很多人对这一新市场经济概念了解的不多,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与它频繁接触。比如大家在网购中常接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一些虚拟性质的网络货币形式,均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赢得了数以亿计网民的青睐。在不断改变人们传统货币支付习惯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冲击、挑战。对此,笔者结合着当今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网络货币等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兴起、发展,探析其对传统货币支付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业以及监管造成一定的冲击,受到业界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界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平台、互联网基金、保险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改变了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本文从支付结算的视角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中央银行以及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对德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发现,德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多参照传统金融机构或产品。目前在德国现有法规基本可满足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求,但对特定金融创新应放松监管要求。德国的经验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能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互联网金融热潮席卷中国。从现代互联网公司到传统银行,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热情空前高涨。金融,似乎不再是传统银行、保险的特权。面对"搅局者"和"逼宫者",银行大佬不得不放下身段,调适心态,加快了金融的互联网化,甚至杀入对方的领地,进军电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化网络、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逐渐以互联网金融的形态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余额宝、P2P信贷、网上保险、线上融资等新应用层出不穷,这些变化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给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背后蕴含的各种风险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即是其中的关注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国际经验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工作的政策建议,以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在2005年国内银行陆续上市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银行就开始了转型。这个时候转型的驱动力更多是来源于内部,来源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和提高资本收益的要求。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在非金融机构的跨界挑战已经成为现实,而且越来越多的跨界新挑战者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况下,银行转型的外部驱动力已经远远大于内部。当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正在战略性地改变着金融竞争格局,也在颠覆银行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场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对传统银行业经营模式产生冲击。商业银行“变”是必然趋势,但“不变”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变”不能盲目,不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应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形成比较优势,这样才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余额宝的诞生,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强烈冲击着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使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商业银行只有维护和拓展存款业务、依托大数据挖掘中小型信贷客户、提升客户支付端体验,才能保证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成功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