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东盟成立以来,中国和美国都在积极发展和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中美之间及中美同东盟国家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应当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东盟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云南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大踏步地走进东盟市场。一、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越南与东盟国家贸易关系日益密切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关系突飞猛进。据统计,越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自1990年开始每年平均增长26.9%。越南贸易部长黎文哲指出,近年来东盟市场直接进口越南产品或暂时出口到越南加工,然后...  相似文献   

5.
贸易与金融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加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的开展,将创造出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东北亚三个经济大国———中国、日本和韩国均已在建立地区货币互换机制的问题上与东盟达成共识,而中国更是领先一步,首先提出了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在中国朱总理的提议下,于今年3月成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正在就加强双方经济联系,包括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积极探讨。中国和东盟如果能建成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巨大的共同市场,不仅…  相似文献   

6.
钟秋绮 《特区经济》2008,(12):38-4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深圳与东盟贸易额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东盟已经成为深圳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深圳在发展与东盟国家多边贸易关系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大陆面向东盟各国的一个窗口,但在深圳与东盟经济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进萱 《中国经贸》2006,(11):16-17
东盟国家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今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15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不断加深,经贸合作硕果累累。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20%,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持续强劲地增长,东盟国家成为继亚洲“四小”之后又一充满生机的经济群体。“东盟热”带来了投资“热潮”。虽然外国直接投资(除新加坡外)在东盟国家的国内资本积累总额中不占主体,但人们对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东盟国家工业化发展这点却深信不疑。争论焦点只表现在东盟国家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能获得多大利益?外资来源该不该分散化以求引进工作的协调发展?本文拟就外国直接投资与东盟国家工业化关系作一初略探讨。  相似文献   

9.
佘伯明 《广西经济》2010,(11):40-45
解读: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增势良好。广西积极拓宽与东盟国家多角度、深层次合作,培植和拓展东盟需求的新增长点,为双边贸易关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  相似文献   

10.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3,(36):16-16
东盟推进经济联盟:日本的机遇与挑战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创立于1967年,从1973年“日本·东盟合成橡胶论坛”开始,其后40年,日本与东盟的关系一直顺畅。通过合作,日本企业在东盟扎下了根,很多企业已经成为当地企业的一部分。在中国与目本的经济关系开始紧密的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多,但全部叠加起来也不及对东盟的投资。在该地区,日本企业一直是自由贸易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1.
代表团成员对湖南参访活动充分肯定,愿将所见所闻广泛分享,让东盟民众更多了解湖南、关注湖南,推动东盟国家与湖南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也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减贫等领域的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2014,(6):47-47
由中国—东盟中心(ACC)组织的“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自2014年5月起面向全国大学启动。欢迎中国及外国在华大学生踊跃参加,用中文(至少1500字)或英文(至少1000字),写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理解,比如中国—东盟关系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重要意义,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期待和建议等。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将作为本次大赛的荣誉评委。颁奖仪式将于2014年9月底在中国—东盟中心举办。一些幸运的获奖者将有机会访问中国一东盟中心,获得精美奖杯祁荣誉证书,并与中国一东盟秘书长马明强、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及外交官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创立于1967年,从1973年"日本·东盟合成橡胶论坛"开始,其后40年,日本与东盟的关系一直顺畅。通过合作,日本企业在东盟扎下了根,很多企业已经成为当地企业的一部分。在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开始紧密的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多,但全部叠加起来也不及对东盟的投资。在该地区,日本企业一直是自由贸易的领军人物。现在,东盟已经成为自由贸易地区,参加该联盟的6个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100%的零关税政策。东盟在2015年以前将会实现经济上的统合,成立AEC(东盟经济联盟)。这将让该地区经济继续增长,从国外吸引更多的投资。对于这种经济联盟,人们往往会联想起欧盟,与欧盟在物、人、钱实现全面自由化相比,东盟各国存在民族、  相似文献   

14.
叶萌 《魅力中国》2010,(11):129-129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东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它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局限以及区内贸易与区外贸易的关系符周仁1993年10月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东盟国家的官员说,该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在15年内(即在2008年)建成。其实,到底用多少年实现这一计划,迟...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娜 《辽宁经济》2004,(11):65-65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双方既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又是未来相互间最具潜力的市场。双方在对外经济的运行模式上也具有相似之处:既有共同的国际技术来源,又存在重叠的市场方向。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发展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争取互补与竞争的互动转化。这是由中国经济多元化和东盟经济多元化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据外报报道,印度日前提出了2000年在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活动中实现贸易额150亿美元的目标,与1997/98财政年度的60亿美元相比净增1倍多。1997/98财政年度,印度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因受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比上一年度下降了约0.2%,随着金融危机过后东盟各国经济的逐渐好转,印度希望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加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均能有较大增长。据悉,2000年印度打算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产品包括:机器、天然橡胶、运输设备、化工和化纤产品。打算向东盟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有:药品…  相似文献   

18.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9.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东盟市场为泛珠三角企业发展创造的机遇1.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泛珠三角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创造了机遇自1967年8月8日于曼谷成立东盟国家协会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