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企业的社会契约出发,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交叉关系,并在演进中形成了社会责任内在嵌入的制度模式、关系模式和统一体模式。这三种模式明确了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谈判参与组织租金的分配机制,在财务理论上扩展了非正式契约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增强财务政策的资源整合功能,从而支持企业的持续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模式是企业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研究如何对责、权、利进行分配和制衡。在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背景下,传统的以"股东至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愈发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追捧。本文论述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不足,重构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德国公司的共同治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军 《经济界》2003,(2):81-85
一、引 言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改革的中心议题”,是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一般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和用户当中,由谁来控制企业、怎样控制企业,以及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按照现代契约理论的观点,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契约,企业所有权包括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客体,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的起因是产权的分离。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4.
魏占杰 《会计之友》2013,(21):38-40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两大研究主题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对二者的融合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促进了公司治理的完善与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生产"和"交易"的契约集合体,文章从"企业本质"的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资本结构体现不同资本主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安排,债权和股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着股权集中度较高、国有股权主体虚拟化严重、负债契约缺乏刚性约束力、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从完善机构投资者、深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恢复债务融资的治理功能、拓宽中小股东行权渠道四方面入手,才能提高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是不完备的;所有权安排是重要的。公司治理则更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股份制改革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治理改革则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按照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我国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激励问题和经营者选择问题;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均衡问题;要使经理的补偿收入同公司经营业绩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融合这一被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从阐述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入手,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即以企业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进而提出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实现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湘红 《价值工程》2009,28(2):153-155
控股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掠夺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突出问题。产权理论认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利益侵占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控制方式和股权制衡状况等内容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据此提出了完善股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2011,(4):167-170
控制权是理解公司治理全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呈现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高;以金字塔结构下的间接控制为主;小股东控制类型较典型;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控制权,公司意志主要体现为实际控制人意志等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造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利配置失衡、“三会”流于形式、激励约束对象错位和不到位、对中小股东利...  相似文献   

10.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正成为当前研究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严格说来,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在资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起既能保障投资者利益、又能适应市场经济快节奏运作和提高决策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就此作一番探讨,以期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把利益相关者区分为“初级利益相关者”和“次级利益相关者”,并解释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随机索取权”和“随机控制权”的概念,进一步探讨利益相关者关系契约网络化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模型;最后文章认为,公司的共同治理是利益相关者关于公司所有权结构最优配置的契约集合,它是由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和边缘治理结构有机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12.
孔维东 《财会月刊》2005,(10):43-44
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责权利制衡机制,即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目标和组织结构以及实现目标和进行监督的手段。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是控制权的实现。公司治理就是要对控制权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控制权私有收益为切入点,沿着所有权集中和大股东出现的原因,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现途径和度量方法等相关研究,大股东控制对控制权配置、公司财务决策等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思路展开文献回顾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邵云  袁龙龙 《会计之友》2012,(27):90-92
要素资本假说认为,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创造企业价值不再仅仅依靠财务资本,更多的依靠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本等,基于要素资本假说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按照不同要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谈判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股东所有权的单边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产权的多边治理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对现实解释力的不足,阐述了基于要素资本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实施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方法讨论其在公司治理中的实质和存在原因,接着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从公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经理人的薪酬设计和公司所有者对经理人的监督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加世纪30年代,Berle和Means基于对美国200家最大金融公司的分析,提出股权分散假设,认为公司的所有权大都分散在股东间,而控制权则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因而造成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该研究成果吸引众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在加世纪80年代以前,对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冲突上,研究范围多是基于美国市场,较重视控制权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控制权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是指使投资者将公司创造价值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公司,以保证公司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并有效地进行收益分配的机制.本文以MM无关性定理为基准,分析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导致的代理问题,进而分析人们用财务约束和控制权配置两种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所带来的新问题.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完美性、公司价值信息在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目标冲突,使公司的融资活动和分配活动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最大化经济福利的内在目标出发,解决上述公司治理问题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权衡各种成本和利益;减少信息不对称性;缓和目标冲突;降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重新进行定义,基于对中国上市公司金字塔所有权结构的分析,研究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所有权与控制权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完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一)公司治理构成要素分析公司治理是伴随着企业形态的发展、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的提高而逐步走入人们视野的。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内部治理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控制权的配置制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