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石油资源地下储备的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度日益提高,为提高对国际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应及早建立安全稳定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鉴于安全性,投资,库容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优化考虑盐穴储备库,我国地下岩盐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建设地下石油 储备库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建设地下储气库保障"西气东输"供气系统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金坛盆地和安徽定远地区的地下岩盐构造建设盐穴储气库,可以保障西气东输管道在事故检修和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连续安全地向城市用户供气,并且满足出现用气高峰负荷时实现调峰平稳供气的需要。实施西气东输配套地下储气库工程,不仅对于建设西气东输配套安全供气储备系统工程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于今后我国研究和建设石油地下储备工程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给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不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但美国因其巨大的石油消耗和过人财力,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国。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体系模式,在储备的机制、运作和储备方式上,给了我们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经历新变动的国际形势下,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以保障能源安全已势在必行。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我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应合理确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水平。争取在2010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可能达到1亿吨时,使相应的储备石油规模达到2500万吨,储罐建设总规模达到3000万立方米。二是应结合实际安排储备基地的布局。原油储备基地的布局必须考虑既要有适应远洋大型油轮停靠接卸的条件,又要能比较方便地将原油送往多个炼厂加工。三是应按照战备安全要求选择储罐类型。以地下或半地下金属罐更为有利。四是应由国家作专项资金安排。五是应采取由国家直接控制的管理体制。在三级管理模式中,由国务院设立石油储备领导小组,以保证决策的高度集中与横向协调;组建国家石油储备局(公司)全面主持与协调石油储备的日常工作;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作为基层组织,负责石油储备的日常运行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前言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是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重点配套工程,是我国首次利用地下岩盐层建设的大型地下储气库。根据西气东输地下储气库建设总体规划,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建成后将占其总储备气量的85%以上,在保证西气东输管道季节调峰、事故应急、管道计划内维护和维修、合理储备、用户补提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保证管道安全平稳供气,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居乐业及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石油储备的必要性、紧迫性及选址大亚湾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能源安全的实质是石油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维护石油安全的有效措施,其他任何措施都不能替代或完全替代战略石油储智备对石油安全的核心作用。从获取国际比较利益及利用石油储备这张“王牌”维护和谋取商业利益来考虑,也需要快速建立石油储备。国际时局的不稳定性与我国在战略石油储备上的空白,决定了建立石油储备是我国当务之急,国际石油市场的低迷也为我国建立石油储备创造了绝佳机会。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足以支撑石油储备的建设,建设石油储备还能促进经济增长。从区域特点、地理位置、港口条件、完善石油运输风险和发展现代物流等视角看,大亚湾应该是我国建设石油储备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储备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某些突发事件的需要,因此应该借鉴美、日等国的石油储备经验,有计划地建立我国的石油储备制度,分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特点的石油储备体系。近期应结合战略储备做好“九五”储备规划工作,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储备方式和储备管理运作方式,研究我国石油储备的商业运作和紧急状况下的应用,组织各方面专家研究制定有关石油储备的政策法令,保证战略石油储备实施和运作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以保守安全为主导的建设思想将使得政府成本加大,并且对全球石油市场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与此相反,一个更为开放的建设思想可以在提高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效率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三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阐述了石油的战略资源地位及对我国的深层影响,指出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安全体系,其中包括实施能源的战略调整、实施石油的战略储备、与国际接轨创建自己的石油市场。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石油储备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实践表明,石油进口大国建立石油储备在防范风险、供油安全、调节供需、平抑油价、保障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中国已进入分享国际石油资源的世界级石油进口大国行列。随着中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的加大,面临的国际风险也将逐渐加大,特别是在中国尚未建立防范能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国际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或油价暴涨或供应中断,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能源和石化产业,甚至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石油储备建设已成为中国跨入新世纪之时的当务之急。一、石油储备是石油供…  相似文献   

11.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现状与政策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自70年代后期以来先后建成了五个地下岩洞式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形成了三个集储备、中转、输送为一体,毗邻炼油基地、依托大中城市的储运体系,储备能力为7.5亿桶原油,1995年底实际储备量5.92亿桶,相当于美国67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本文介绍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管理体制,预算与费用支出,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原则和具体办法,提高战略石油储备设施利用率的措施,储备设施的维护和改造,美国预算赤字对战略石油储备的影响,以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动向。  相似文献   

12.
国外石油储备建设与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已进入世界级石油进口大国的行列,为了确保国内石油供应安全,必须及早建立_石油储备。通过介绍和比较美、日、德、法四国各具特色的石油储备的法制建设、石油储备建设模式及其体制、管理和资金筹措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国外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构想,中国的石油储备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石油问题引起了业内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于石油战略储备的话题沸沸扬扬。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也不是由于政治、军事冲突而对我国可能实行的石油禁运,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东地区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而波及中国。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而且应根据我国的生产和消费状况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战略物资需要建立有效的国家储备体系。国际能源消费大国为了国家能源安全需建有较为完备的能源储备体系,我国建立以石油为中心的能源储备体系是必要的,但不足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和煤炭产运销的固有特性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卓有成效的煤炭能源安全储备体系,这已成多方共识并在部分地方政府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以来,国内石油市场屡屡遭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更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缺乏自我调控和抗风险能力。随着今后我国进口石油的增加,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将对调控国内石油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利用国际油价将持续走低及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尽快将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到国家规划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步骤上,应动员多方力量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石油储备法,依法建立和管理石油储备;确定石油储备的目标及分阶段实施方案;选择经济、安全的储备方式和合理的储备布局;以建立价格调节性储备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在储备类型和资金来源上,应两条腿走路,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可由储备公司代国家行使储备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试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油安全的实质是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同时还有使用的安全——符合环保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石油安全的国际因素包括:美国对世界石油市场、资源和技术的控制;资源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矛盾;消费国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主要产油国政局的动荡;输油管线、油轮等能源设施面临恐怖袭击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关注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当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很突出,而中国的石油问题解决得好,无疑是对世界的贡献。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国际能源安全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构筑石油安全战略,“走出去”、“请进来”,与相关国家共筑安全大厦;二是厉行节约,降低能耗,从三个方面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和经济结构;三是发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四是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包括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企业石油储备、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并保留一定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中国工程院承担完成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2月28日在京发布。该研究课题建议,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可根据需求发展趋势,酌情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规模和类型,同时要谋划将庞大的外汇储备部分转为石油资产储备,积极发展石油资源储备。该研究课题对中国油气中长期发展提出5项战略措施:推动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保持国内石油供应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战略石油储备的成本和效益.然后结合国情提出了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的若干因素,并定性分析了这些因素与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的关系.最后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战略石油储备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在此形势下,石油储备应运而生。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均石油进口量高达1.3亿吨,2006年对外依存度高达43.1%。因此,建立石油储备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各国的经验证明,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美国和日本曾凭借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20.
加强石油储备是应对石油供应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完整而科学的石油储备体系不仅包含原油储备,而且应包含成品油储备。新近出台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将成品油储备纳入发展战略。借鉴国际经验,立足现实国情,我国应发展中央、地方、国企以及民企共同参与的四级成品油储备体系。改革成品油进口专营权和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是推进成品油储备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