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垄断法,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反垄断法适用除外,亦称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系指在某些领域时某些事项不适用反垄断法.文章由其理论基础出发,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取向、适用范围等内容入手,对该制度进行原理性探讨,进而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对适用范围的规定,是彰显其市场经济“经济宪法”地位的关键所在,而其对反垄断适用除外(或豁免)的规定与调整,则反映着反垄断法与国家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有机协调。现结合国际反垄断法的法律实践和中国目前反垄断立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中国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的确定及调整机制的建立提出几点看法和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险人需明确说明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应包括免除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其并不局限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除外责任"条款;投保人已知或应知的免除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免责条款,即便保险人未明确说明,也不应导致该条款不生效力。  相似文献   

4.
刘亮  沈国娣 《新西部(上)》2007,(8X):103-103,77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作为反垄断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其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除外制度的一部分,自然垄断理论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自觉”和适应性调整,结合除外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自然垄断的改革方向和立法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作为反垄断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其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除外制度的一部分,自然垄断理论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自觉"和适应性调整,结合除外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自然垄断的改革方向和立法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的拒绝许可行为既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滥用行为,也是拒绝交易行为的一种,受反垄断法关于知识产权滥用和拒绝交易规则的双重规制。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的拒绝许可是不违反反垄断法的,只有当其不合理地限制了竞争时,才是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美国和欧盟都有关于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具体法律规定,我国虽然在反垄断法草案中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适用本法的规定.但是规定十分笼统,没有关于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具体法律规定。该文试图通过对知识产权拒绝许可行为的具体分析,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的拒绝许可行为既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滥用行为,也是拒绝交易行为的一种,受反垄断法关于知识产权滥用和拒绝交易规则的双重规制。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的拒绝许可是不违反反垄断法的,只有当其不合理地限制了竞争时,才是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美国和欧盟都有关于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具体法律规定,我国虽然在反垄断法草案中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适用本法的规定,但是规定十分笼统,没有关于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具体法律规定。该文试图通过对知识产权拒绝许可行为的具体分析,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早已与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法律在实践中是逐渐趋向完备的,在它无法规定的有相关适用情况时,它就是不完备的.法律因各种原因而不完备,一种情况是,法律没有对特定行为进行界定或仅列举少数行为;另一种情况是,法律虽然明确了应予制止的行为,却不能涵盖所有相关行为.这样,法律的"不正当竞争"条款作为一般条款就只是过渡性的.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定"垄断权",此特性极易产生市场垄断的可能,因此知识产权需要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紧张,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标准是知识产权人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严重损害竞争秩序,即限制、排除竞争行为的判断和界定,而不在于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本身。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很难统一认定,且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行使权利不必然是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违法行使权利也不必然构成垄断。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不同实施主体所涉及的不同问题导致了《反垄断法》在对它们进行规制时所考察的因素和所适用的程度各不相同。反垄断法在中央政府部门监管行业领域的适用应该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至少我国现阶段并不具备统一适用的条件,反垄断法应当对这些特定监管的存在和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经济制度予以尊重;对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实施的限制地区间自由流动的行为,《反垄断法》第51条的责任规定未必不具有实质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