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匪夷所思的2008年即将逝去,全球的货币政策已经发生了逆转。年初全球央行都在高喊严防通胀,年末世界经济却开始陷入通缩的泥淖。  相似文献   

2.
正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3年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提出,全球货币体系由中国和东亚国家所采取的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所支撑,这一体系有可能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即使在中国的劳动力最终被全球工业经济完全吸收,并继而加入中心国家行列之后,该体系通过重新纳入其他国家,如印度来承担当前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得以  相似文献   

3.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英美等主要国家通过国际合作协商产生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它在战后国际货币合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美国霸权在国际货币领域的体现。1973年美元战后第二次贬值,导致西欧、日本等国货币相继实行浮动后,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批评质疑声中,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付诸实践了。 从新兴经济体角度看,QE2(量化宽松被称为QE,QE2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可以说是一次大型的货币操纵,它扰动了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发达国家深陷通缩之苦,试图开闸放水,刺激通胀预期,这样海量货币涌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现在各国都在忙着降息,形成全球性宽松货币环境,但这绝非是好事,不论未来是通缩还是通胀,它都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浮动汇率制,由此中央银行开始在外汇市场上积极干预以稳定汇率,同时为了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稳定货币供给,又通过不同的货币 重工具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由此西文国际金融理论界对冲销干预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中  相似文献   

7.
货币对抗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层面。20世纪60年代的法美货币对抗起源于戴高乐主义与美国全球霸权的相互碰撞。法国试图利用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宏观脆弱性,通过外交压力甚至货币攻击削弱美元和美国霸权。美国则极力拉拢德国、分化欧洲,努力增加国际金融机构资源,并在创立新储备资产方面取得进展。尽管1968年"黄金总库"的枯竭使法国处于有利地位,但"五月风暴"将法国拖入国内经济、政治混乱,反美货币外交被迫"突然死亡"。法国的溃败没有改变美国彻底变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决心,布雷顿森林体系在随后几年被有序废黜,美元地位和美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空前加强。法美货币对抗的历史表明,如果关键货币国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和不对称货币权力,体系内国家颠覆、削弱货币霸权的努力往往难以成功但在自身具有较强军事、经济实力和一定国际安全、货币架构下,有必要也能够通过可控的货币金融对抗维护储备资产安全、拓展货币权力。  相似文献   

8.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主张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怀特计划”最终战胜了提议设立超主权国家货币的“凯恩斯计划”.一些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确保了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而现实主义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利用其债权国优势取代英国确立霸权的工具.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于1973年崩溃,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机构,美元霸权也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9.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尽管欧盟在其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经历重重困难,但单一货币的如期实现已成定局。货币联盟的建成,对国际货币体系及我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欧元作为欧盟的单一货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对国际货币领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国际货币格局将出现两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持续了1/4世纪以上。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单极货币格局宣告结束,国际货币格局开始多元化,但是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欧盟实现统一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9,(1):20-20
在2008年上半年高成本高通胀之时,食品饮料业曾是业内颇为推崇的重要防御性行业之一,然而,进入下半年,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减缓的背景之下,我国经济也进入下行周期,通胀转为通缩,一向有着确定增长的食品饮料业也因此增添了不少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下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主的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是国际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也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重阐述在这个体系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汇率问题、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东 《中国经贸》2009,(23):66-68
2009年.在大规模金融救助措施的实施和经济刺激政策的引导下,全球经济从衰退逐步走向复苏,国际金融环境改善也初见成效。但另一方面.在复苏与风险并行、通缩与通胀并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情况下.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能否持续?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需要退出?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入?有关各界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3.
李巍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5):97-119,159
国际货币能给发行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政治好处,大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都在积极竞逐更高的国际货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作为全球的霸权货币,美元既不受国际制度的约束,也不受其他国际货币的制衡,这就使得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财富"掠夺"和政治"胁迫"。为此,作为经济崛起国的德国和日本,它们先后调整了追随美元的国际货币政策,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格局,以对美国滥用其货币特权进行制衡,进而捍卫自身的货币权益。虽然德国和日本两国在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由于在国际政治领导力上的差异,它们分别采取了货币联盟建设与单边的货币国际化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货币战略,其导致的对美元的制衡效果也大相径庭: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第二大货币,对美元构成了竞争压力;日元的单边国际化却进展颇微,日元与美元地位仍然相差甚远。这对现今同样处于经济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提供了货币战略方面的重要启示:中国货币地位的提升除了需要夯实经济基础之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国际政治领导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 现在一般所说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指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但是,由于这个问题跟布雷顿森林体系直接相关联,所以,一定要回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否则,就无法弄清楚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来龙去脉。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大国霸权与货币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关于货币的争夺向来是大国权利角逐的一个重要部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来,美元依靠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超强的军事实力等因素一直占据着全球货币霸主的地位:日元因为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而全线溃败:欧元作为欧洲唯一的超主权货币,由于它的稚嫩尚不能令人信服……纵观各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沉浮可见。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各国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现代货币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经济学界和政策当局的高度关注。现代货币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日本是实践现代货币理论的最好样本,日本主流经济学和政策当局则批判和拒绝现代货币理论。“再通胀理论”指导下的安倍经济学与现代货币理论的政策思路虽然有所差异,但是长期“超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和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事实上尝试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本逻辑,长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践,使日本面临日元大幅贬值和严重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摆脱通缩之后的日本有直接步入滞涨时代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8.
欧元前进中的若干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这是国际货币体系中,除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影响全球经济货币的第二件重大事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对欧元的前景讨论和争论颇多,大多数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但欧元的发展进程中也会出现若干问题,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 5月30日世界经济研究所就近期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巨幅震荡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改革进行了研讨。 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回顾 当前的汇市巨幅震荡以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历史背景: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已有50余年,1973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崩溃距今也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中整个世界的货币体系始终没有完全确立,即所谓Nonsys-tem的system。同时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经济已真正进入了三极或者多极时代,制度性改革已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20.
贾玉贺  王静涛 《特区经济》2004,(11):195-197
汇率制度是一国汇率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一国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可能、形式、频率和幅度所作的一系列原则规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制度对于该国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汇率制度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系列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