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处于试点阶段。自2004年7月我厅在沐川县开展此项试点以来,该县围绕"明晰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发布后,江西等省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2004年试点、2005年全面铺开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2006年启动、如今正在全面深化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江西的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3.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08,(15):28-29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从2003年试点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多个省份推开。此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幕在全国范围内拉开。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市沐川县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试点成效已初步显现。沐川县的试点,对推进全市的林权制度改革, 焕发林业发展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市沐川县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试点成效已初步显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改革路子对了  相似文献   

6.
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份试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和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森林生态旅游的效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开始试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之为中国农村"第三次土地革命",直接关系到数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剖析和总结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并不充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念指引、目标设定、动因驱动、方式和路径选择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一)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自2007年6月我省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省林业厅制订了实施方案,2007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各级机构组建、宣传发动、政策培训、调查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表示,2008年我国将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划到2010年基本完成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落实经营主体”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引言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2003年在福建等省份试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全力推进。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和工作机构,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政策性文件。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云  相似文献   

11.
一、吉林省通化市集体林权改革实施情况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林地面积93.1万公顷,其中集体有林地面积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为66.5万公顷,集体林地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70%.全市选择了65个不同类型的村进行改革试点,截止目前已完成改革面积1054.5万亩,占集体有林面积的98%.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林权流转在法律和政策滞后的情况下,近年来在我省凸显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16年6月,《焦点访谈》连续报道我省部分地区存在林权流转不规范、管理服务不到位问题,同年7月,国家林业局针对流转市场乱象问题及时出台了《关于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市场运行的意见》(林改发〔2016〕100号)...  相似文献   

13.
刘璨  张寒 《改革》2023,(8):140-155
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2002—2022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划分为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集体林确权和推行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后一个阶段以鼓励集体林权流转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特征。在构建多元主体互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8 855个跟踪农户样本和351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样本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时机和核心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府精心设计和集体林经营主体自发适应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协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等动态演化步调不吻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因。应强化制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政府目标和集体林经营主体目标的耦合与协同,促进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2003年在福建等省份试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全力推进。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和工作机构,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政策性文件。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云南、安徽、河北、湖北4省主体改革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5.
权威信息     
中办、国办:出台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意见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试点将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农村改革试验区中选择,封闭运行,确保风险可控。试点工作将在2017年底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当前我国的林业及农地制度将发生重大转变,其历史意义堪称继30年前分田到户后的"第二次革命",其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了诸如森林危机等不良现象,我们不能把林权改革神化,应当审慎地来看待这个问题.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同时也是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从林权改革的出台表看,人们更容易看到的是前者,而对于后者却有可能估计不足.因此,审慎地看待当前林权改革的方向及实践是相当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工程。如何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做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又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林业的永续发展,是林改工作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淄川区自2009年初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县以来,在省、市林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体经济》2007,(3):F0003-F0003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国家林业局将加快推进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国所有省份都要启动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山林纠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大方向。在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山林纠纷,如林地林权、自留山、森林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文章以闽北林区为例,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山林纠纷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计科宪 《当代陕西》2008,(10):26-27
9月10日,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太白县召开,省林改办副主任、林业厅副厅长陈玉忠宣布,我省林改试点的预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